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敏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 629100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问题导向学习法(PBL)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通过将PBL融入课堂教学,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分析了PBL实施中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问题导向学习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实践能力,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习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兴趣缺乏、语言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实际应用能力,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问题导向学习法(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研究PBL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与效果,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助力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一、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引入与课前准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被动且缺乏主动参与。而问题导向学习法(PBL)通过以真实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引入PBL方法首先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前准备,以确保学生能够在问题驱动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参与并获得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程内容,设计出具有挑战性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但又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与语言能力进行思考和解决。例如,在一节关于“环境保护”的英语课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How can we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in daily life?”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话题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结合跨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跨越学科界限,提升综合素养。比如,通过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还需要调动对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课堂中的问题探索与小组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来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一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求其在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中扮演好角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积极性。

课堂中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而是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例如,在讨论如何减少塑料污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What are the sources of plastic pollution in our daily lives?” 通过分解问题,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随后,学生进入小组合作阶段。小组成员根据分配的任务各自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相互学习,激发彼此的创意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进行交流,避免过多依赖母语。小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他们深入思考。

通过问题探索与小组合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提升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PBL方法的优势,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思考,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

三、课堂展示与反馈

在问题导向学习法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展示和反馈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一阶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促进他们对语言使用的反思与提升。通过展示小组成果,学生们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呈现给全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

首先,小组展示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英语向全班汇报。展示内容不仅包括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视觉辅助工具,如海报、PPT等,增加信息的呈现效果。这种展示方式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也能够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和思考。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即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不足,也要让他们敢于开口,勇于尝试。这种展示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公共演讲技能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应在学生展示后给予及时反馈。反馈不仅仅是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评价,还应涵盖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在反馈中指出学生展示的亮点,同时也要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使反馈更具建设性,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展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最后,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重要的反馈环节。通过同学间的评价,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表现,了解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这种互评不仅能够增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修正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问题导向学习法(PBL)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学生从课前准备到问题探索,再到小组展示与反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导向学习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PBL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可能在初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容易感到困惑或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在实施PBL时需要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思考能力。其次,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也是PBL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需要确保课堂秩序,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避免部分学生因讨论分散而无法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尽管如此,问题导向学习法依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帮助他们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通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法(PBL),学生不仅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PBL以其创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和优化PBL的应用策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 问题导向学习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23(3):45-50.

[2] 李志强.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探索与实践[J]. 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2(5):58-63.

[3] 陈德江. 问题导向学习法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7):72-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