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卢忠燕

滨州市沾化区富源中心学校,山东 滨州256800

摘要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对于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写作教学而言,这句话尤为贴切。本研究探讨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教学案例及效果评估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正文


引言: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促进其思维发展和情感表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感到畏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通过观察、想象和体验来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本研究将探讨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这些场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探索性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建构和重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活动来构建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实践的产物,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交流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建构过程。情境教学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通过情境设计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适用性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世界的新奇之处。情境教学法正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字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积累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为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撑。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加热爱写作。因此,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极高的适用性。

(四)部编版教材对情境教学法的支持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充分体现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它强调通过观察、想象和体验来积累素材,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这一理念与情境教学法不谋而合,都致力于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和习作练习都巧妙地融入了情境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这些课文和练习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富有情感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和专注。因此,部编版教材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实物情境,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基石,为获取丰富素材,教师可巧妙创设实物情境。在教授《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时,教师可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魅力。通过细致观察实验的形态变化、颜色转换及声音效果,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实验过程与结果。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真实的写作素材,使写作变得有血有肉,更加鲜活。

(二)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创作灵感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写作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神奇的童话世界》习作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神秘的背景音乐,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世界的样子和发生的事情。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情感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记一次游戏》习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紧张、兴奋等情感,然后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游戏过程和情感体验。

(四)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通过对话、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我的“长生果”》习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主人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和经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

三、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一)案例一:《记一次游戏》习作教学

情境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习作的主题《记一次游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或“贴鼻子”等。

观察体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规则、过程、参与者的表情和动作等细节,并让学生体验游戏中的快乐、紧张等情感。

交流讨论: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游戏经历和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经历和情感融入到写作中。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给出写作指导,如如何描述游戏规则、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如何表达情感体验等。然后让学生开始写作。

(二)案例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教学

情境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习作的主题《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然后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执行、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思维拓展: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启示,如实验原理的探究、实验结果的解释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观察结果开始写作。

写作评价: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案例三:《神奇的童话世界》习作教学

情境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习作的主题《神奇的童话世界》,然后播放一段神秘的背景音乐,营造童话世界的氛围。

想象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让学生描述这个世界的样子和发生的事情。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结果。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结果,给出写作指导,如如何构建童话世界的场景、如何刻画童话人物的形象、如何表达童话故事的寓意等。然后让学生开始写作。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四)案例四:《我的“长生果”》习作教学

情境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习作的主题《我的“长生果”》,然后让学生猜测“长生果”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角色扮演:教师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主人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和经历。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感受。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角色扮演感受,给出写作指导,如如何描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如何刻画主人公的形象、如何表达故事的寓意等。然后让学生开始写作。

作品分享: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四、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效果评估

(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能够更自然、更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不再只是机械地堆砌文字,而是学会了如何将内心的体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使文章充满生命力。此外,情境教学法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开始懂得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因此,可以说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情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构建真实、生动的情境,成功地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者。学生被情境深深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情境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尝试、探索,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无疑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带来了显著提升。在这一教学方法的推动下,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情境教学法还促进了师生之间更为深入的互动和交流。在共同构建和体验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种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宝贵的教学反馈,从而推动了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不断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尽管情境教学法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情境创设的复杂性有时可能导致教学效率降低,而学生参与度的差异也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积极寻求改进措施。首先,优化情境创设的方式和方法,确保其既符合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其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情境中获得成长。最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

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入到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中来,共同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雅玲.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2024(6):512-514.

[2]温洪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展开探讨."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9.3(2024):48-50.

[3]李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策略研究[J].  2024.

[4]黄丽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2024.

[5]郑丹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家国情怀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重庆三峡学院,2024.

[6]王祥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J].  2024(8):26-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