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三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大概念;初三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
正文
引言: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与颁布,大概念成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大概念不仅反映了学科的本质,还联结了教学内容,统摄了教与学的过程。在初三英语教学中,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课时教学的局限,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与情境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三英语教材为例,探讨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期为中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路径。
一、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主题确定与整合
(一)单元主题的提炼与深化
在初三英语教学中,单元主题的提炼是单元整体教学的起点,它决定了整个单元教学的方向和深度。以人教版初三英语教材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为例,该单元围绕“文化差异与礼仪习俗”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帮助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增强文化包容性。在提炼单元主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表面的信息,如各国的见面礼仪、餐桌礼仪等,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思维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礼仪习俗,这些习俗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观念和社会习惯。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学会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拓展
在确定单元主题后,教师需要整合与拓展相关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这包括教材文本、多媒体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等。以Unit 10为例,教师可以搜集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直观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这些视频可以展示各国人民在见面、用餐、庆祝节日等方面的不同习俗,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体验,如春节的习俗、中秋节的团圆等,通过分享与交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国际文化交流网站、跨文化沟通技巧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与细化
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并细化到具体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等方面。以Unit 10为例,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能够了解并比较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其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描述自己的文化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学生能够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形成积极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加明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这些目标也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元内容。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紧扣单元主题,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以Unit 10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首先,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其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体验并探讨文化差异,通过交流与碰撞来拓宽视野;最后,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化差异与礼仪习俗的短文,通过文字表达来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度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大概念视角下的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一)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在大概念视角下,针对初三英语教材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这一课,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的核心主题是“物品归属与推理判断”,因此,教师应精心挑选与这一主题紧密相关的文本、图片及视频资源。这些资源应能够生动地展现物品丢失与寻找的场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并深入体会其中的情境。同时,为了引导学生们学习并运用推理技巧,教师应选择那些包含明确线索和推理过程的资源,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思考中逐渐掌握推理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应果断剔除与主题无关或重复的内容,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冗余和低效,确保每一部分内容都能精准对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的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这样的筛选与整合,教师能够构建一个精炼、高效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衔接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按照“导入-新知呈现-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的顺序精心规划教学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模拟或故事讲述的方式,如描述一个物品丢失的场景,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新知呈现环节,教师通过详细讲解与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与物品归属相关的词汇、句型及推理技巧。随后,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物品归属背后的社会现象,如诚信、责任感等,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在大概念视角下,针对Unit 8,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情境,理解物品丢失与寻找的场景;而任务型教学法则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物品寻找的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寻找一个丢失的物品,并推断其归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句型以及推理技巧,进行实地考察、询问线索等环节。最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时,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的反馈与调整
在教学评估方面,教师应注重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对教学策略与内容进行调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在推理判断过程中的表现与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揭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困难;通过创意写作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收集到这些反馈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词汇运用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增加词汇复习与练习的环节;如果学生在推理判断方面表现不佳,教师可以加强相关推理技巧的介绍与练习。通过这样的调整,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三、大概念视角下的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在大概念视角下,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以人教版初三英语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在Unit 6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赛、情景对话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中,教师可以通过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听力与阅读能力;在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意写作、书信交流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在大概念视角下,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人教版初三英语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念。例如,在Unit 10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在Unit 11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庆典与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可以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形成积极的国际视野。
(三)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
在大概念视角下,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人教版初三英语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创意写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Unit 8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制作与饮食文化的联系与差异。通过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可以形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在大概念视角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人教版初三英语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例如,在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中,教师可以通过预习指导、阅读策略讲解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在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资源搜集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可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大概念视角下的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与角度
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例如,在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中,教师可以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在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中,教师可以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次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反思学生的表现与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
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应多样化、具体化。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日志、同行交流、学生访谈等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例如,在每次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撰写教学日志,记录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同时,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分享,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与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改进的措施与效果
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学改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例如,在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不够深入,于是制定了加强学习策略讲解与练习的措施;在Unit 4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文化习俗的了解不够全面,于是制定了拓展文化教学资源与活动的措施。通过教学改进的措施与效果观察,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如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同时,还可以关注教育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以便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教师可以研究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大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等课题;同时,还可以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便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三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正是以这样的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大概念在初三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它不仅是教学的灵魂与核心,更是学生深度学习、知识迁移与创新的基石。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化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潇.大概念视角的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4.
[2]张金凤.大观念视角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译林版9A Unit 4 Growing up为例[J].新课程, 2024.
[3]檀昭蓉.大观念视角下高中英语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2):0029-0031.
[4]廖佳烟.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 2024.
[5]黄少凡.大观念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