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以人教版教材“go for it”教学为例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薛珍珍

海原县第五中学 宁夏省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755299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准确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意识,在开拓学生国际文化视野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建立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从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英语作为开拓国际文化视野的重要学科领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英语学科,在学习国际文化的同时,输出传统文化的观念,促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基于此,本研究以传统文化为线索,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学习展开了探究,以初中人教版教材“go for it”教学为例,提出了几点初中英语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

初中英语;传统文化;融合对策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活动的持续深入,我国课程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完善。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加大对学生英语素养培养的重视,并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重要性[1]。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助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初中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人格方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时接受我国儒家思想以及礼仪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二、初中英语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价值

(一)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

初中学习是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外国文化基础的学习。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计划的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引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2]。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近几年,“文化输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教育也应当适应文化发展趋势。英语作为传输和交流的重要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很好的适应“文化输出”的教育要求,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英语,交流传统文化、宣扬传统文化。

(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是,在现代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输出变得越来越简单,学生们接收到外国的文化也非常容易,在一些外国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出现了“崇洋媚外”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英语作为输送和传达文化的重要依据,在课堂上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文化自信。

三、初中英语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策——以人教版教材go for it教学为例

(一)教材分析

以人教版教材go for it”教学为例,教材在卷首语《致同学》中写道:“新教材为你们编写了大量的文化内容,包括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对教材的统计,可以发现,初中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见下表1

册别

单元

传统文化内容

七年级(下册)

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pandas

Unit6 Im watching TV.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China

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

Chinese diet

八年级(上册)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a Chinese film

八年级下册

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Chinese mythological story

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Chinese architecture

九年级全一册

Unit5 when was it inven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Unit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Table manners in China

1 人教版教材go for it”中传统文化总结示例

教材设计的原则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除了学会英语的表达鉴赏和分析,还可以更好的融入世界文化,将英语作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媒介,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二)教学对策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依据教材中给到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1)立足教材,理解传统文化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本单元中,语言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点菜,而其中融入了很多中华文化饮食菜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让学生举办“华人美食街”,在学校设立“美食街”。学生可以在学校食堂参与制作美食,比如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还可以制作一些代表中国特色文化的食物,比如饺子、粽子、月饼等;将这些食物制作完成以后,在美食街“开业”,学生、学生家长、老师,都可以在“华人美食街”购买食物,但是在华人美食街点菜购买需要使用英文。负责美食街的学生需要服务好“顾客”,为“顾客”点单。活动结束以后,由顾客从饮食味道、点菜服务等多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最高的可获得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了教材教学任务,还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文化学习氛围,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

2)课外延伸,感受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中,除了立足于教材开展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加强课外延伸,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3]。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中提到了电影《花木兰》,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国内外都有关于花木兰的电影,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比如,观看不同版本的《花木兰》电影或动画片,包括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以及中国本土的影视作品,通过对比讨论,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题材的艺术诠释差异,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开展“花木兰故事新编”创意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花木兰故事,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育背景下,文化传承教育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一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二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三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改革与课程标准更新的需求、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化、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传统文化与学生学习的融合,为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萍萍,蓝怡琳.初中英语阅读优质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 2023(9):27-31.

[2]杨洁蕾.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3(6):97-99.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32.

[3]肖洁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J].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5):4.DOI:10.12677/ces.2024.125286.

 

作者简介:薛珍珍 1990.01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  本科 中学一级教师 海原县第五中学 研究方向: 初中英语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