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体验·探索:以“三花文化”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行动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逸琦

苏州市虎丘中心幼儿园 215000

摘要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活动,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多元智能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三花文化”种植活动,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其中“三花”指的是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活动以“植根智能”为起点,通过种植活动驱动“三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激发幼儿的观察、表达、思维、想象、创造和社交等多元智能。本文将从活动准备、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以“三花文化”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三花文化”种植活动;幼儿;多元智能

正文


引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一个人的发展依赖于多种智能的和谐而协调地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挖掘潜能,发挥优势。作为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和适宜的环境支持,满足其各种学习和活动的需要,使其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本文以“三花文化”种植活动为切入点,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依托主题教学,在区域游戏中进行探究和探索。希望通过研究行动,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进而丰富“三花文化”种植活动。

一、活动准备:植根多元智能——驱动“三花文化”,开展种植活动

(一)聚焦“三花文化”,夯实种植活动的创设基础

幼儿园教师在准备“三花文化”种植活动时,首先要对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这三种花卉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把握其生长特点、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种植活动,以激发幼儿的观察、表达、思维、想象、创造和社交等多元智能。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种植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

1 “三花文化”种植活动与多元智能之间的联系

(二)结合主题教学,设计多元智能发展的种植任务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主题教学的种植任务。任务应涵盖观察、记录、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旨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例如,可以设计让幼儿观察花卉生长过程的任务,通过拍照、绘画等方式记录花卉的生长变化;还可以设计让幼儿分组合作,共同照顾花卉的任务,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二、实施过程:体验多元智能——融入“三花文化”,深化种植活动

(一)“趣”种植:“三花文化”探索——能动手

在种植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体验种植的乐趣,从而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1.让幼儿参与种植过程,体验“三花文化”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三花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亲手种植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这些花卉的生长习性、养护技巧和文化内涵,让幼儿在动手种植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种植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茉莉花的生长特点,如喜欢阳光、排水良好的土壤等,并教导幼儿如何选择合适的土壤、浇水、修剪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讲述茉莉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寓意,如“送君茉莉,愿君莫离”等,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感受到茉莉花的美丽和文化内涵。

2.开展观察记录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观察花卉的生长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绘画、拍照、文字记录等方式,记录花卉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卉的形态、颜色、香气等特点,“三花”种植活动观察记录表设计如下:

1 “三花”种植活动观察记录表

日期

茉莉花

白兰花

玳玳花

















通过这样的记录,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幼儿更加关注花卉的生长,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美”种植:“三花文化”表现——善表达

种植活动不仅是一项实践活动,更是一项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欣赏花卉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1.在种植区域设置花卉展示区,直观感受劳动成果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种植区域不仅是孩子们接触自然、学习生物知识的绝佳场所,更是他们体验劳动乐趣、锻炼动手能力的宝贵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种植区域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花卉展示区,将幼儿亲手种植的各类花卉进行集中展示。

在这里,他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花卉的生长过程、形态特征、颜色变化以及香气差异等。例如,茉莉花以其洁白无瑕的花朵和芬芳的香气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而白兰花的优雅气质和玳玳花的独特造型也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通过观察这些花卉的特点,孩子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多样性,认识到自然界中生命的奇妙和美丽。

2.组织“三花文化”主题活动,展示幼儿的表达与创作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可以尝试结合“三花文化”种植活动,精心策划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幼儿的亲身参与,让他们在感受花卉之美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制作花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可以亲手采摘、清洗和晾干花卉,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花干作品。他们可以将花干粘贴在纸上,创作出美丽的花卉图案;或者将花干串起来,制作成别致的花环或花链。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花卉的特性和文化内涵。

 

2 开展三花茶包DIY活动情景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开展三花茶包DIY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可以亲手将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进行挑选、清洗和晾干,然后将其装入茶包中。他们可以尝试冲泡这些花茶,感受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还让他们了解了花卉的实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3.开展“三花文化”分享会,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三花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以“三花文化”为主题的分享会。

在分享会上,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们分享他们在种植和观察花卉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可以讲述自己是如何照顾花卉的,花卉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他们从这些花卉中学到了什么。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三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比如他们觉得这些花卉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些花卉等。

通过这样的分享会,幼儿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对“三花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这也是一个促进幼儿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好机会,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想法。

(三)“思”探究:“三花文化”传承——勤思考

种植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探究“三花”生长的规律,提升科学认知

为了让幼儿对“三花”(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的生长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实验。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还能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展示不同花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比如,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将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分别置于阳光充足、半阴半晒和阴凉的环境中,观察它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变化。同时,也可以调整室内的温度,设置高温、适温和低温三种环境,探究温度对花卉生长的影响。此外,通过控制浇水量,可以研究水分对花卉生长的作用。

这些实验需要幼儿定期观察、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图画、数字或文字等方式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如高度、叶片数量、花朵颜色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幼儿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记录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并如何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通过这些实验,幼儿将亲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他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对花卉生长的影响,还能在实践中提升观察能力、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传承“三花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花”种植活动中,除了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探究能力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不仅是美丽的花卉,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物。通过种植这些花卉,我们可以让幼儿了解并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三花”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向幼儿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可以讲述茉莉花的传说,让幼儿了解到茉莉花与纯洁、高雅的关联;介绍白兰花的象征意义,让幼儿明白它代表着纯洁和高贵;分享玳玳花的文化内涵,让幼儿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三花”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花卉展览、花艺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同时,这些活动也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

幼儿园也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开展“三花文化”家庭教育活动。通过邀请家长参与种植、欣赏和分享“三花”的过程,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家庭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三、效果评估:探索多元智能——依托“三花文化”,反思种植活动

(一)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多元智能发展情况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多元智能发展情况。首先,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以评估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情况。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对花卉生长过程的记录、绘画和表达等作品,评估他们的语言智能和艺术智能的发展情况,评价量表可以设计如下:

2 幼儿多元智能发展情况评估

智能领域

观察指标

评估等级

身体运动智能

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优□良□中□差

人际交往智能

幼儿与同伴、教师的互动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良□中□差

语言智能

幼儿对花卉的描述、表达、故事创作等

□优□良□中□差

艺术智能

幼儿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的质量与创意

□优□良□中□差

自然观察智能

幼儿对花卉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发现

□优□良□中□差

通过这一评价量表,教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多元智能的发展情况,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教师还可以观察幼儿在探究实验中的思考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评估他们的逻辑数学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的发展情况。通过综合评估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智能发展情况,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潜能,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二)收集家长反馈,完善种植活动方案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和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家长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家长对种植活动的反馈和建议。家长可以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步和收获,也可以提出对活动方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家长可以反馈孩子在种植活动中变得更加细心和耐心,学会了观察和照顾生命;或者孩子通过亲手种植和观察花卉,对自然科学和生命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种植活动方案,提高教育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将种植活动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也能继续观察、学习和探究。再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提供一个小型种植区,让孩子种植自己喜欢的花卉,并鼓励孩子定期观察和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这样,种植活动不仅能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还能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通过“三花文化”种植活动,幼儿可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命之奇、探究科学之秘,从而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注重创设丰富多样的种植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在观察、表达、思维、想象、创造和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李娜,王莹莹.田园文化课程中幼儿种植活动的数据共享研究[J].教育观察,2022,11(36):22-24+27.

[2]冯雅晶.幼儿园小班种植活动的个案研究——以S市X幼儿园为例[J].新课程,2021,(16):84-85.

[3]吴春.以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7,(25):177-178.

[4]董静.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以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2017,(18):181-182.

[5]周丽.在种植活动中促进幼儿多元发展[J].考试周刊,2015,(76):1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