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读写结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正文
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对互联网教育的关注,了解语言文字的核心特征,全面明确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价值,并科学且合理的整合信息技术和读写过程。在此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推动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致力于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一、微写作教学的概述
讲评式教学是语文教师更为倾向的教育方法。如今一些多元化app逐渐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微博、微信、QQ等平台,因此人们对于“微写作”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发挥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凸显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不但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写作习惯,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微写作教学也是给予学生自我展示机会的有利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进行微写作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从如今的信息时代来说,新媒体技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种发展趋势也使“微写作”逐渐变成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条件。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优化阅读写作教学质量
从传统的教学来看,教师还没有对“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有明确的认知,教师的写作和阅读教学存在相互分离的状态,因此就会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积累学习素材,使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成效不能符合预期。在“读写结合”模式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对阅读和写作内容的这种关联性进行运用,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且有趣,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写作技巧,最终全面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读写能力
写作的首要基础就是阅读,同时也是深切反映阅读积累的一种形式。“读写结合”模式的实施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将写作技巧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能够引导学生实施仿写的过程,从而获取多元化的写作素材,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对阅读中的相关语言材料进行积累,使自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激发阅读热情,为阅读与写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信息化背景下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有效调查平台
随着微信、微博等一些社交App的出现,学生对于微写作的兴致也在逐渐提升。学生往往倾向于借助精简文字来阐释自己的理论思想。基于读写结合模式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调查学生的微写作状况,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特点来完善写作教学方法,并实施针对性的写作活动。从调查层面来看,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在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困惑,在此之后,依据最终调查结果来实施针对性的读写结合微写作活动。在进行网络调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微写作教学成效的提升作为首要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写作技巧。例如,在开展读写结合的微写作教学时,致力于优化微写作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对“语文微写作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设计,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现状。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便捷阅读平台
从读写结合模式下的微写作教学来看,将其与信息技术融合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开放性、共享性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特点。致力于帮助学生收集阅读素材、创作精练作品,教师就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构建十分便利的阅读平台,这一平台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模式使学生更为有效的对阅读素材进行查找,从而为学生的微写作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微群”,引导学生将所感兴趣的写作素材发送到微群中,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自己的阅读心得。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亲子共读平台”,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对亲子共读视频进行录制,并传送到网络中,这也拓展了学生的微写作素材。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微群中发送有关的阅读材料,如课文原文、作者简介、课文插图等,要求学生及时下载并借助空闲时间来进行阅读,“总—分—总”是这篇课文的结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这种结构方式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写。在这一过程中,这种阅读平台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积极性,了解“总—分—总”的写作结构,从而使微写作训练效果更加符合预期。
(三)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效评价平台
致力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成效的提升,教师可以开展微写作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或网络平台的作用,使学生更为直观的赏析优秀的文章,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学生的写作作品。在进行作品赏析时,教师应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科学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一些细节内容。以《曹刿论战》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基本掌握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控制在300字左右。在创作的前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来呈现一些优秀的写作文章,鼓励学生深刻探究其中的优秀之处并合理借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设计“写作展评平台”。借助一些信息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来展示学生的写作作品,并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交流讨论,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投票通道”进行构建,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文章进行投票。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改进,从而为微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结论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如今教学过程中较为关键且有效的一种教学途径,它是辅助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方式,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加便捷,同时也是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合微写作教学和信息技术,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君.信息化背景下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3):82-84.
[2]吴海霞.让"读""写"比翼双飞——读写结合下的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2017.
[3]张青平,唐雪梅.精准选点灵动写作——浅谈"随课微写作"教学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00(010):640.
[4]吴海霞.让"读""写"比翼双飞--读写结合下的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7(51):2.
[5]李明尚.微写作:读写融合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6):3.
[6]张爱新.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方式的分析与研究[J].文学少年,2020(9):0079-0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