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琳

海原县第五中学 宁夏省中卫市 755299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承载着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文章首先论述了初中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然后从教学设计入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中考命题入手融入思政元素以及创新实践活动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探究了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对策,旨在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中考命题;实践活动

正文


引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能力的关键课程,更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实施,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亟待深入挖掘与有效实践。数学史中的科学家精神、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探索与坚持、几何美学中的对称与和谐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通过将这些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日常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及社会责任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因此,探索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路径,对于提升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初中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的堆砌,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如诚信、责任、公正、友善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品德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参与至关重要。

(二)增强学科的人文性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往往被认为是冷冰冰的、缺乏人文关怀的。然而,通过融入思政元素,我们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有温度、有情感。例如,介绍数学定理背后的历史故事、数学家的奋斗历程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背后的人文精神,增强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和热爱。

(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特别是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对数学学科的重视上,更体现在对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上[1]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思政元素融入初中数学课程的对策

(一)从教学设计入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初中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并巧妙运用。例如,在讲解数学定理和公式时,可以介绍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数学家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数学定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问题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2]

(二)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教师应深入研读初中数学教材,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通过解读数学定理、公式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发现其中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梳理出每章节、每节课中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形成清晰的思政点清单。这些思政点可以包括数学家的奋斗故事、数学定理的严谨性、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等。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概率问题时,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食品安全抽检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内容,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定理的发现过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3]

(三)从中考命题入手融入思政元素

在命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诚信、友善、公正、法治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数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或需要公平竞争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命题时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推理的学科。在命题时应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设计一些需要逐步推理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命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问题。避免过难或过易的问题给学生带来挫败感或无聊感[4]

(四)创新实践活动融入思政元素

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文化探究活动,如研究古代数学成就、数学家的生平事迹等。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选取与数学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分配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建模。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活动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协作等方式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学会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通过讨论数学中的公平、正义等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通过分享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和人生哲学,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

三、总结

初中数学课程不仅是逻辑思维的培养场,更是思政教育的沃土。深入挖掘数学中的思政元素,如数学家的坚韧精神、数学定理的严谨性、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等,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巧妙融合数学知识与思政内容,通过故事讲述、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道德共鸣。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此举不仅丰富了数学教学内涵,更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素养,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红燕,周圣良.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刍议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性"[J].西藏教育, 2024(3):29-31.

[2] 左永进."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 2023(7):45-47.

[3] 郭旭东,钟家.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索——"神奇的七巧板"教学为例[J].湖南教育(B), 2024(2).

[4] 刘芮彤.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Z1):35-36.

[5] 陈玉丽.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谈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性"[J].吉林教育, 2024(4):44-46.

 

作者简介:李琳 1992.5.19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 汉族 本科 一级教师 海原县第五中学 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