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 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明洁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北校区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整本书阅读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可是就整本书阅读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小学生个体阅读能力有限,很难对一整本书展开有条理、有方式、有兴趣的阅读,再加上教师无法完整地参与学生整个阅读过程,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本文立足核心素养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正文


引言

    阅读整本书是当下教育领域对各年龄段学生提出的一种全新阅读要求,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品味,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达成新课标提出的阅读量要求,还能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拓展自身认知及阅读视野,以此来更好地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但是,就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开展现状来看,小学生因为阅读能力不足,在整本书阅读期间也呈现出了深度不足、缺少方法引导等问题,这直接对学生阅读成效造成了影响,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也提出了如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

一、 开展导读活动,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与乐之间可谓是密不可分[1]。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觉得相较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重要,而要想真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中,兴趣是其中的关键。身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可谓是当下群众阅读重要特点,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用于阅读,这种情况下若缺少有效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自然并不理想。而要想改善这一情况,有效立足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为学生开展整本书导读活动,通过这一方式来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提供动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良好保障。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整本书阅读之前为学生制作导读微课课件,课件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书籍相关内容,其中的基本信息模块,主要是图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了作者信息、作品创作背景;而内容简介这一模块,则是简单为学生介绍了小说基本内容,再借由相应的视频有效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片段导读则为学生展示了几个经典的片段,如三打白骨精等,这样就能有效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为学生自主阅读、深度阅读打好基础。

二、 立足核心素养,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

立足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立足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来为学生合理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这不仅能够驱动学生主动阅读,还能让学生在目标引领下有目的、高效阅读,避免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无所适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明确划分,即主要分成四个部分,其分别是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所以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来为学生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及自觉性不仅能够提升,还能很好地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此来更为高效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2]。以“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为例其整本书阅读文本都是围绕着“神话传说”而开展的,教师为了能够有效驱动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故事》,即可聚焦核心素养为学生设计出如下整本书阅读目标:1)语言运用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大对批注法的应用,这能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赏析作者语言文字运用之美;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就其中的经典章节进行朗读,朗读中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精读法阅读并且分析故事语言特点。2)思维能力目标:综合分析阅读中国神话传说故事对比阅读中探索其共性规律,以及从中折射出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3)审美创造目标:在多篇神话传说故事对比阅读中强化学生审美及鉴赏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创造与表达;4)文化自信目标:要求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故事》,对比分析多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此来把握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及民族智慧。这样学生就能在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下逐渐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从而切实优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三、 指导阅读策略,强化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

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整本书阅读而言同样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策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以致用,这样就能更好地助推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一) 预测文本,对书籍形成基础认知

    建构主义理论中有提到,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不断调整自身认知图式而得到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则会持续接受新的信息及基本图示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助推学生理解文本意义。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时,即可鼓励学生运用预测策略来对整本书阅读内容进行预测,即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之前鼓励他们基于标题对后文内容进行猜想,以此来形成基本图式,这样学生整本书阅读不仅能更加具有方向感,还能切实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效率。以《小飞侠彼得·潘》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整本书阅读之前,要求他们结合目录、章节简介对后续有可能发生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样学生整个阅读能力及阅读思维自然能够在预测引领下得到激活,同时还能更好地强化学生阅读感悟,有效强化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3]

(二) 自主提问,驱动学生深度阅读

    阅读从某些方面而言本就是学生自主分析、理解文本的一个过程,有效的阅读需要学生思考,教师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时,还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基于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牵引下深度阅读及探索,从而强化学生阅读感悟及整本书理解。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应用“自主提问”策略来进行反思阅读及探索,这能及时检测学生阅读情况,有效助推学生深挖文本深意及内涵。以《童年》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即可鼓励学生在阅读结束之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如纵观阿廖沙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分析出他有哪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外祖母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这样学生整个阅读反思就能因为阅读而越发深刻,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及鉴赏能力,有效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四、 注重读后交流,开展读后分享交流活动

    立足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读后分享交流活动,毕竟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结束之后会产生不少的个性化阅读感悟,教师若能为学生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就能更好地强化学生阅读感悟及共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文本理解能力。以《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在学生整本书阅读结束之后,即可要求学生在读后分享自己的阅读感、经验,这样就能助推学生阅读反思及总结,同时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及阅读,有效助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4]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立足核心素养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终身发展而言意义非常,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借助有效策略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此后再借由恰当的指导,驱动学生合理阅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切实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璐.立足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小学生(下旬刊),2024,(09):73-75.

[2]李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小学生(上旬刊),2023,(11):91-93.

[3]林晓燕.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2023,(10):33-35.

[4]刘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3):52-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