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思路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韩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

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新媒体对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教育行业的影响也不例外。在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技术的融入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与帮助,特别是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教师通过自己使用新媒体或者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使用新媒体,能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的思路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学生 社会实践 创新思路

正文


【正文】在高校整体的教育过程中,相比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更加全面,其中

社会实践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环,目的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社会环境展开一定的探索,提升学生的综合见解,为学生后续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保障。因此,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并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为学生引入一些新媒体技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高校教师需要对新媒体的特点和使用方式开展积极的了解,思考新媒体技术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融合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

结合高校学生的实践开展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时,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并不高,在实践过程中也是按照教师的任务要求来流程化的执行,甚至部分学生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形式,对其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与尝试,并没有对社会实践的内涵进行深度的探究,且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因此,在新媒体技术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的整体参与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宣传,不但要借助新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些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学生能够重视起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而且在教师还要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些社会实践的重要做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的更加优秀,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

例如,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前,教师可以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为学生搜集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关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光荣事迹等内容,激发起学生对于社会实践参与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对一些现有的学生社会实践创设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其他学生在社会实践上的优秀做法,这样教师不但能够对学生提供一些指导,而且还能让学生对其中的行为进行模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效性。而且,高校教师在引导自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并通过剪辑等手段形成优质的宣传资料,上传到相应的短视频平台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还能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学生社会实践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二、开展线上研讨会

在新媒体教学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质量,教师需要积极拓展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教育资源的传输与使用变得更加方便,一方面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在线上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共同研讨与设计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从而保障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前,可以借助新媒体来了解一些当今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和相关内容,从而为自身的实践活动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线上研讨也可以在本校中进行,教师可以使用新媒体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凝聚集体力量的方式,来探讨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办法。

例如,高校教师在为学上设计实践环节和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来举行一些研讨会议,提升教师的碎片化时间利用效率。在会议上,所有教师可以共同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要求进行解读,并结合学校具备的相关条件,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方式进行研究,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会议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也可以对学生社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演,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实践保障。除此之外,教师们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在新媒体平台上挖掘一些比较热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参与热情。

三、建立虚拟实践平台

结合高校的实践教育要求来看,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另一方面,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教师可以需要为学生融入一些综合素质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这样的实践要求下,教师为学生寻找实践场所就变得非常困难,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校外资源进行拓展。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锻炼。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新媒体开展一些探索,并将学生的实践要求融入到虚拟软件上,并形成良好的实践教育平台,对于一些线下资源缺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虚拟平台上开展实践活动,提升虚拟实践平台的有效性。

例如,高校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虚拟实验时,教师应该先对学生的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从而了解学生所需具备的专业素质水平,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情况,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线上设计。在完成虚拟实践平台的搭建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开展积极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在新媒体评上能够享受到一些智慧化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高校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养进行不断的提升,这样教师才能对新媒体的使用方式进行正确的掌握,从而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求来对学生的实践内容进行高效设计。

四、建立线上互动平台

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时,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一些课外学习活动,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完成后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探索。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教育要求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建立一些线上互动平台,这样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完成后开展一些交流与互动。同时为了发挥线上互动平台的作用,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学生实践完成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制造一些话题,让学生在互动平台上能够交流一些实践心得,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见识,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例如,在学生实践完成后,教师在互动平台上结合实践内容来为学生提出一些实践问题,如结合实践过程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新的看法,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有了哪些新的能力提升等问题,激发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意识,丰富学生的实践收获。同时,在线上互动平台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样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实践问题,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而且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关注,对于一些学生切实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教育的要求对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并结合学生的实践问题,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这样教师能够提升学生实践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

五、开展特色服务

在高校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突出社会实践的实用性,不仅要注重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且教师还要注重在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发挥出自己对于社会的贡献。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高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对实践内容开展探索,通过对新媒体中的资源进行探讨,思考当今社会有哪些需要支持的地方,从而在这些场景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能力提升的情况下,发挥出学生的相应作用。通过为学生开展这样的实践方式,教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质量,而且还能让学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保持更高的期待,有助于推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质量。

例如,当今的短视频平台是学生比较常见的放松手段,在课余时间学生会经常对短视频进行浏览。为了让新媒体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在学生浏览短视频平台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城内容进行关注,从而发现本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优化,并结合实践内容的相关要求,来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一些有效性的社会实践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对于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地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相应的社区开展一些普法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法律的基础上,为周围群众开展一些普法作用;或者是对于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对卫生进行整理,从而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将这种精神影响给社会中的群众。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思路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新媒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手段,还促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透明化、互动化和高效化。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对现有社会实践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柯淇,贺曲,彭波.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研究——以“1家1”全家福拍摄团为例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 15 (14): 18-22.

[2]张阳.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实践育人路径探索——以某高校为例 [J]. 公关世界, 2024, (09): 147-149.

[3]权彦明,程红娟,陈敏,等. 新媒体时代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渗透研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 15 (04): 176-178.

[4]刘少渝.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美育教育模式创新实践——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25 (04): 1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