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学生增值性评价与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增值性评价;实践研究
正文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该方案强调“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增值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式,以其全面、客观、纵向的特点,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与认可。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评价改革同样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评价方式。
一、增值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增值性评价(Value-added Assessment)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增值情况的评价方式。它强调对学生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面考察,其通过对比学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衡量其在学习过程中进步与成长。增值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还注重学生在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增值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多种智能,且这些智能在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各异。因此,评价学生时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和方法,全面衡量学生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增值性评价正是基于这些理论,通过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增值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一)增值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增值性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评价目标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科成绩、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评价内容应涵盖计算机课程的各个方面,如基础知识、操作技能、项目实践等。评价方法应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注重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评价标准应体现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评价理念和经验,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评价体系。例如,可以设置学科成绩、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下再细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同时,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增值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1.明确评价目标,制定评价计划
在实施增值性评价前,需要明确评价目标,制定详细的评价计划。评价目标应与学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评价计划应包括评价的时间、地点、内容、方法、评分标准等,确保评价的顺利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增值性评价核心在于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外,可以积极引入更多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评价方式。首先,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设定一个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在项目策划、执行、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的表现,从而全面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这种方法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其次,案例分析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方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案例分析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情境模拟则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或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操作实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他们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应变能力。
3.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实施增值性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注重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要求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过程性评价是一种持续性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定期的检查、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其次,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的全面衡量。它通常在学习结束后进行,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过程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学习策略,而终结性评价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估机会。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建立反馈机制,促进持续改进
增值性评价的实施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促进持续改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则需要分析其学习困难和问题所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三)增值性评价的实践案例
1.设置阶段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知识水平,计算机课程精心设计多个阶段学习任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学习路径。每个阶段学习任务都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确保学习连贯性和实用性。更重要的是每个任务都明确规定具体学习目标和要求,这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阶段要求,逐步完成各个任务,并提交相应作品或报告进行展示和评价。这种分阶段、有目标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逐步积累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而且,通过作品或报告提交,学生还能够锻炼自己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采用项目式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中职计算机课程积极倡导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合作完成一个具体项目任务。这些项目任务通常与现实生活或行业应用紧密相关,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刻体会到计算机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项目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测试。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而且,小组合作方式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他人不足,共同为项目成功而努力。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教师还会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项目结果质量,还重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通过教师反馈和建议,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升。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习过程
为全面追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展,中职学校需要为每位学生精心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这份档案如同一部详尽学生学习编年史,细致入微地收录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初次接触编程的懵懂尝试,到逐步掌握复杂算法后的自信满满,学生的每一次作品、每一份报告、每一张评价表都被悉心保存,共同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的成长画卷。成长档案内容呈现丰富多样特点,既有学生提交的编程作品,如精心设计的网页、功能齐全的应用程序,也有学生撰写的详细报告,记录着项目实施的每一个步骤和遇到的挑战。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评价、建议和鼓励也被一一记录在案,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宝贵财富。
4.实施定期评价,及时反馈结果
为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实施严格的定期评价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会组织一次全面学习评价,对学生学科成绩、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评价过程严谨而公正,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项目实践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和点评。评价结果不仅以分数的形式呈现,还会附上详细评价说明和建议,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评价结果会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对于学生而言,这份反馈如同一面镜子,让他们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可以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更加高效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而对于教师而言,评价结果则如同一份宝贵的教学指南,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总之,增值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值性评价的实施,可以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增值性评价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增值性评价将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兆华.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4).
[2][美]韦伯(Ellen Weber)著.陶志琼译.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3]陈民.职校生计算机课程绩效多元评价[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