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所呈现的大单元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可能仍局限于传统教学方法,也就采用“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呈现出“哑巴式”英语,未能充分挖掘大单元教学内容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可以说这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无法真正提升综合素养,也就不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因此,探索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发展核心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从语言能力培养角度看,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大单元教学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丰富内容,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语境中接触和掌握英语知识。这种系统性的学习避免了孤立的单词、语法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提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大单元中多种形式的文本学习,如对话、短文、故事等,能够不断丰富词汇量、掌握不同的语法结构,并将其融入到自然的语言表达中,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流畅度。
在文化意识塑造方面,大单元教学为文化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充足空间。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文化内涵。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往往涉及多种文化主题,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当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时,能更好地理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所承载的丰富内涵,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交际障碍[1]。
对于思维品质的发展,大单元教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学生提供了思维锻炼的平台。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品质包括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大单元中的文本内容和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信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接触中,学生可以进行批判性思考,辨别不同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对比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时,思考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而且,大单元教学中的开放性任务,如讨论、创作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
从学习能力培养而言,大单元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策略。核心素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规划学习路径、整合信息资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由此可见,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将伴随学生一生,可以使学生在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复杂的学习环境时,能够独立探索、持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学习能力的高要求。
二、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整合单元内容
在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整合单元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这一策略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2]。
对于“ This is my friend”这一单元,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范畴。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社交场合,学生学会通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帮助他们更好地相互了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合。例如,先从Lead in入手,阅读室里王兵向张华介绍杨凌的语言学习情境,围绕大问题How do you introduce you friends?让孩子知晓并形成单元期待,初步形成向他人介绍朋友,建立友谊的意识。接着,引入介绍的句子“This is ......”、“She’s .../He’s....”等,并拓展“He is a kind boy. /She is friendly.”让学生学会用这些介绍自己的朋友。然后,在对话板块中,整合句型和词汇,设计这样的对话:“A: Who's your friend? B: Sheis Lily. She is my friend. She's very kind.”这样的整合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不同类型的词汇。在阅读中,学会读图,文章语篇的情境在社团课,是教室以外的场景,该如何认识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朋友?并学会鼓励赞扬对方,欣赏对方的优秀品质,其中“It’s good.”对于书法作品的肯定,就是对朋友的赞扬与赏识,这融合了交友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如何更全面地介绍朋友,同时在阅读后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描述自己的朋友。这种整合单元内容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和整合,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描述朋友时,学生要思考先描述什么后描述什么,如何使描述更有条理。同时,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整合,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为进一步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渗透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文化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意义,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3]。
以“She’s my mother”单元为例,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授家庭成员相关的单词,像“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brother”“sister”等,更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西方文化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与称呼有独特文化特点。例如在介绍家庭照片时,西方人倾向于个体表达,会说“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kind man.”同时,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在不少西方文化作品中有所展现。教师可引入一些简单的西方家庭文化绘本或视频资料,如播放一段西方家庭聚餐的视频,学生能从中观察到他们在餐桌上的交流方式、礼仪习惯等。与中国家庭文化相比,西方家庭聚餐氛围往往更随意,大家会自由地讨论自己的一天或有趣话题,通过这种对比,学生可直观感受到文化差异。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可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比如让学生模仿西方家庭聚会,用英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如“My mother is a good cook. She made delicious food for us.”这样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西方家庭文化氛围。最后,拎出“great”,它的翻译“伟大的、棒的、极好的”,而中国的孝文化,来自母亲伟大的爱,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是闪闪发亮。这种渗透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和表达方式之际,能有效了解西方家庭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异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态,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使核心素养在文化维度得以深化。
(三)开展情境教学活动
在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情境教学能为学生创造真实可感的语言环境,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灵活性。[4]
以“Happy birthday”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助力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英语知识,并围绕大问题“What do you get from your birthday?”展开。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个“生日派对”的情境。教师提前准备好气球、彩带、生日帽等装饰物品,将教室布置成派对现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些物品,同时教授单词“balloon”“numbers(1-10)”“birthday hat”等。然后重点教授与生日相关的语句,如“How old are you?”“Happy birthday!”“Make a wish./I want a ....”“Blow out the candles.” 询问年龄,知晓自己如何问答。教师可以先示范扮演寿星,交谈中表达如何询问年龄,询问想要什么,让学生熟悉新的句型。之后,让学生分组模拟生日场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寿星和其他角色,在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强化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创设“制作生日贺卡”的情境。教师准备彩纸、画笔、剪刀等工具,和学生一起制作贺卡。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写下生日祝福语,比如“Dear friend, Happy birthday to you.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day.”同时向学生介绍贺卡上可能会用到的装饰词汇,如“star”(星星)、“heart”(爱心)等。通过亲手制作贺卡,学生不仅能学会更多单词和句子,还能将真挚的祝福融入其中,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此外,还可以升级难度,创设“挑选生日礼物”的情境。教师在教室前方放置一些不同类型的礼物道具,有玩具、书籍、文具等,并标注上价格。让学生扮演挑选礼物的人,尝试使用询问价格和描述礼物的句子,如“What's this? It's a toy car. How much is it? It's twenty yuan.”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与生日相关的购物情境中运用英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情境活动将生日主题的英语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相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在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策略。
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过程,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留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质量、与小组成员合作的表现等。比如在“Colors”单元的情境活动中,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使用颜色单词交流。尤其是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有效的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在“My friends”单元后,根据学生描述朋友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词汇和句式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在一个大单元学习结束后的综合考量,如单元测试。测试内容除了传统的单词拼写、语法选择外,更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可以有阅读理解,让学生理解有关文化或朋友、家庭等主题的短文,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且意义重大的工程。尤其是教师可以充分的通过精心设计基于大单元主题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实施多元教学评价策略,促使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教材潜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基于此,可见这不仅使学生在语言能力上获得扎实的训练,更能使得学生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培.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3(10):99-101.
[2]张丕峰.单元整体教学:英语教学变革的杠杆——例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英语教师,2021(15):17-19,26.
[3]洪淑勤.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研究[J].英语教师,2024,24(20):78-82.
[4]陈秀芹.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C]//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七).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