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法制教育;教学策略;法律意识
正文
一、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生的法律认知和规范意识
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强化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这一措施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深刻理解法律所具有的权威性和较强的约束力。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中的法律知识后,在行为和法律条文之间的界限就会慢慢清晰起来。比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审视和判断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做到对哪些行为是合法合规的,哪些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底线,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就可以自觉地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法律规范为指导,有效地避免违法违纪现象的出现,为自己在法治社会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法制教育绝不是简单地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其更高层次的目标,即使学生具备分析和妥善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的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借助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思维解读案例中的关键要素,如法律关系、责任界定等,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模拟法庭活动则通过扮演不同的法庭角色、亲身体验法律程序的运行和法律规则的运用,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法律实践基础。基于此,通过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为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身的法律素养,从而能够有效的增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更加真实、直观的实践场景。
(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
积极影响广泛延伸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领域,是法制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尤其是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透彻地形成对社会规则的认识,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且可以使得他们将逐步认识到,自觉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同时,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以法律为准绳,以规范自己的言行和行为,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另外,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法制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而法律知识的武装则可以使他们及时准确地寻求法律的援助和保护,在面临侵害、人身安全威胁等问题时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的促进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初中英语教学向法制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依托教材资源进行法制教育渗透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提供了极其丰富、优质的素材来源,其内容丰富多元,涉及面广,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其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英语知识的传授中巧妙自然地融入法制教育元素,使学生在汲取法律知识养分的同时,又能同步学习英语语言技能和知识,从而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以七年级下册《Unit7it'sRaining》为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主题,适时引入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知识,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有关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的规定,地震预防、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法律条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基于此,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自身以及社会在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时应该遵循的法律规范以及所应承担的义务的同时,学习天气和自然灾害相关的英语表达,从而学习到在英语教学和法制教育中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借助教学情景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情景犹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关键的地位。尤其是在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时,教师能精心创设与法制教育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法律场景中,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也有效的强化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比如八年级下册Unit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本单元在教学中以家庭矛盾、父母与子女关系为主题进行了重点讲解。教师可据此创设家庭调解情景模拟活动,组织学生分别担当家长、孩子、调解人员等不同家庭角色。在模拟调解过程中,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家庭成员权利义务的规定,以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家庭矛盾、亲子关系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剖析家庭矛盾产生的法律根源和解决矛盾的合法途径。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和模拟活动,既可以增强英语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又可以深入理解家庭法律关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家庭问题的法律素养和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的使法制教育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情境中得到有效渗透。
(三)开展法制教育渗透课外活动
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活动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搭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教师们能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认真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各项与法制教育密切相关的活动,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法律知识有了深入的学习,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以九年级全册《It must belong to Carla.》的教学为例,这个单元围绕物品的归属以及失物招领这两个话题来进行教学。基于此,教师可以借此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安排学生分别担当不同的法庭角色,如法官,律师,当事人等。模拟庭审中,学生们通过学习和运用有关物品归属、失物招领的法律知识,如依据有关民法条款确定物品归属的判定标准、失物招领的法律程序等,深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法律的具体运用,通过对物品所有权、失物招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同时,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同学们需要团队合作,互相协作,这对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学生们通过这样一种课外活动的形式,在实践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公正,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四)运用现代科技渗透法制教育
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融入法制教育,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如《Do you like bananas?》在教学中,针对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展示。如通过播放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视频、展示相关法律条文图片等形式,将《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食品生产、销售、监管等环节的法律规定以及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维权途径等内容,向学生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同学们在学习英语水果词汇量和相关表述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作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在保护自身权益方面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的严重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为学生推荐网上法制讲座网站、组织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等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法制教育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机会,从而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自主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开阔学生的法律视野。
(五)加强家校合作,为渗透法制教育助力。
家校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把学校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努力,就像一座桥梁。尤其是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合作与沟通,在渗透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基于此,针对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以及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为家长提供法制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教师可以将法律知识读本、家庭法制教育小游戏等适合家庭亲子共同学习的资源推荐给家长把法制教育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家庭生活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观摩、法制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家长对学校法制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教学目标有了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参与家庭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可以有效的为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共同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法制教育良好育人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法制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意义深远,实施策略丰富多样。尤其是教师可以充分的通过这些策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以此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法律使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广阔的基础,并且帮助他们在法治社会中茁壮成长,使得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由此可见,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刻认识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并且在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机融入法制教育,以及不断的去积极探索方法和策略,从而有效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学卫,马建红.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设计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62-64
[3]宋晓英.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2(08):55-57.
[4]王琴.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J].读与写:上,下旬, 2015, 000(015):438-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