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角钢代替传统构造柱在窗间墙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安磊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世纪大道中段55号

摘要

构造柱是现代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件之一,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需求的不断调整,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角钢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角钢替代传统构造柱在窗间墙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构造柱、抗震性能、窗间墙、设计原则

正文


1引言

1.1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系统地评估角钢作为构造柱材料的性能表现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角钢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以及其在构造柱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为工程师提供依据及思路。此外,研究还将探讨角钢替代传统材料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施。

1.2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内容包括:(1)角钢的基本特性和分类;(2)传统构造柱的优劣分析;(3)角钢应用的优势与劣势讨论;(4)角钢代替传统构造柱中应用的优化建议。

2构造柱概述

2.1构造柱的定义

构造柱是指在建筑物中设置的,具有一定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的竖向构件,它不仅承担垂直荷载,更重要的是在地震作用下提供必要的抗侧力能力,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构造柱通常与梁、板等其他结构构件相连,形成整体的结构体系。

2.2构造柱的功能与作用

构造柱的主要功能是在地震作用下提供足够的抗剪强度和延性,防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同时,它还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减少楼层间的相对位移差,保护非结构构件免受损坏。此外,构造柱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框架结构的内力,减轻梁板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构造柱通常与梁、板等其他结构构件相连,保证砌体填充墙形成整体的结构体系免受损坏。在建筑工程中,构造柱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构造柱的设计原则

设计构造柱时,必须遵循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和施工可行的基本原则。这包括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未来维护的便利性。抗震设计标准是构造柱设计的核心依据,它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性能要求。抗震设计标准是构造柱设计的核心依据,它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性能要求。

构造柱的尺寸往往需要根据其承载力要求、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空间限制来确定。而配筋通常需要考虑钢筋的受力大小、受力方式、钢筋锚固和连接等细节,以确保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传统构造柱的施工工艺

3.1传统构造柱的施工流程

构造柱的施工流程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步骤。该流程通常包括施工准备、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模板拆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执行,以确保构造柱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3.2传统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构造柱性能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但不限于:材料质量检验、钢筋焊接和连接质量、混凝土浇筑密实度、养护条件控制等。此外,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养护周期等也需严格控制,以防止对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3.3 传统构造柱的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在构造柱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施工人员受伤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这包括合理的施工规划、严格的操作规程、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等。特别是在高空作业和重物吊装时,更应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

4角钢的基本特征

4.1角钢的特性与分类

角钢是一种长条形的钢材,截面呈直角L形,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工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角钢可以分为不等边角钢和等边角钢两大类。不等边角钢两边的长度不同,而等边角钢两边长度相等。角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较高的抗弯强度和抗扭性能,同时具备较好的焊接性和加工性。这些特性使得角钢成为构造柱材料的一个潜在选择。

4.2角钢的力学性能

角钢的力学性能是评估其作为构造柱材料可行性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和硬度等指标。这些性能决定了角钢在承受不同类型载荷时的行为表现。一般而言,角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能够有效地承受建筑结构中的静载荷和动载荷。同时,适当的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保证了角钢在遭受外力冲击时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5传统构造柱的优劣分析

框架结构的独立砌体窗间墙构造柱的传统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尽管传统构造柱材料在建筑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5.1传统构造柱的优点

传统的构造柱其优点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良好的抗压性能、较好的耐火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而被广泛应用。

5.2传统构造柱的缺点

混凝土本身抗拉能力较弱,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配合钢筋来提高其抗震性能,而框架结构窗间墙构造柱主要起到抵抗地震时的抗剪作用对其承重要求较低。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开采对环境影响较大。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还存在施工周期长、作业班组多、外围护墙体构造柱模板安拆困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振捣成型质量往往因其浇筑及振捣质量不宜控制容易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钢筋绑扎不规范、植筋抗拉强度及锚固长度质量参差不齐、零星混凝土的运输成本较高及运输污染等缺点。若构造柱与主体结构一起施工,虽然施工质量及成本更易控制,但对于构造措施的控制存在一定困难,反而容易导致破坏了原本的主体结构受力状态造成不利影响。

6角钢应用的优势与劣势讨论

6.1角钢代替传统构造柱的设计思路

独立窗间墙作为建筑物围护体系之一,受其平面位置及结构的独特性,长度较小时无法按照常规墙体布置圈梁,且其传统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若两端布置既增加成本又增加结构荷载,若仅布设一根其整体性又略显不足。而如下图所示,采用膨胀螺栓将角铁埋件与主体结构有效连接,四根角铁固定在窗间墙的四角并与角铁埋件焊接牢固,再采用缀板与角铁有效焊接形成束砌体的钢构架,则可提高角铁与砌体墙的整体性、稳定性,并有效解决了角钢长细比较大导致的局部扭弯屈曲问题,若墙体高度较高,则可采用对穿螺杆拉结墙体两侧缀板,进一步增强稳定性。角钢与砌体间可涂布或灌注砂浆,确保两者紧贴。

 

6.2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

角钢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构造柱材料的候选者,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是评价其应用价值的首要因素。研究表明,角钢因其几何形状特点,在承受轴向压力和侧向荷载时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其高强度与良好的抗弯性能使得角钢在构造柱中的应用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储备,有效的弥补了砌体墙抗侧向荷载能力不足的短板。然而,角钢的局部扭弯屈曲问题需要在设计时给予充分考虑,以避免因局部失稳导致的结构整体失效。

6.3抗震性能评估

抗震性能是衡量构造柱材料的另一关键指标。角钢的抗震性能评估显示,由于其良好的延性和能量吸收能力,角钢在经受地震等动态荷载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吸收能量,减少结构损伤。尽管如此,角钢连接节点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于整体抗震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需要通过精细的工程设计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来确保其在抗震中的作用。

6.4角钢的优点

角钢的特征及力学性能决定了角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能够有效地承受建筑结构中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且材料利用率高可回收性强,便携性及裁切性好。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十分可靠,且施工污染小,人工成本较低。通过合理的构造处理可以解决角钢长细比较大导致的局部扭弯扭弯屈曲问题。

6.5角钢的缺点

角钢的化学性能决定了其耐火和耐腐蚀性能相较传统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偏弱。对角钢影响较大的实际施工情况有两个因素:一者,四肢角钢加工不可能绝对均匀,一般可根据施工精度和承受荷载的特点取0.85~0.95 钢材强度折减系数;二者,角钢多是在两缀板间弯扭屈曲破坏。

6.6经济性分析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角钢在构造柱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由于其重量轻,可以减少运输和吊装的成本。同时,角钢的快速安装特性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进而降低人工和管理成本。角钢本身为可回收材料,更易于回收利用。然而,角钢的耐火和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弱,可能需要额外的保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维护成本。因此,在考虑角钢的经济性时,应全面评估其生命周期成本。

6.7施工便捷性考察

施工便捷性是评价新材料是否适合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角钢的施工便捷性体现在其标准化生产、易于切割和成型以及快速安装等方面。这些特性使得角钢在施工现场的处理更为简便,尤其是在紧急修复或临时结构建设中显示出其优越性。但是,角钢的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总体而言,角钢的施工便捷性为其在构造柱中的应用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7结论与建议

7.1研究结论

本研究经过全面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探讨了角钢作为构造柱材料的可行性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角钢因其高强度、良好的抗弯性能、轻质特性以及施工便捷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传统构造柱材料的替代方案。尽管存在耐火性能和耐腐蚀性相对较弱的局限,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保护措施,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角钢在构造柱中的应用具有实际可行性和潜在的经济优势。探究角钢在构造柱中的应用可能性,不仅能够推动建筑材料的创新,还能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7.2 角钢应用的优化建议

为了最大化角钢在构造柱中的应用效果,建议采取以下优化措施:首先,加强角钢连接节点的设计,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局部失稳;其次,开发和应用高效的防腐防火涂料或包覆材料,提高角钢的耐久性;再次,制定详细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施工质量。

7.3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以下几个方向:首先,开展更多的长期耐久性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以全面评估角钢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其次,探索新型高性能钢材的应用,以提高角钢的综合性能;再次,研究角钢与其他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的结合使用,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后,开发创新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程需求。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角钢在构造柱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应用研究[J]. 张永超.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2)

[2] 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加固浅议[J]. 湛永红;贺明华;钱正安.低温建筑技术,2022(03)

[3]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雒力成.房地产世界,2021(17)

[4]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研究[J]. 朱旭峰.工程技术研究,2019(07)

[5] 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探析[J]. 满舸.住宅与房地产,2018(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