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郑伶伶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215000

摘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的海洋中,阅读是小学生获取新知、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愈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整本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旨在构建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

正文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阅读方式的转变,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评价标准存在多样化、碎片化的问题,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原则

(一)目标明确

制定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时,应明确评价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等。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一课中,评价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并能就故事中的某一情节或人物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内容全面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应涵盖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效果等多个方面。阅读兴趣方面,可以评价学生是否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是否主动寻求阅读的机会;阅读方法方面,可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习惯方面,可以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做读书笔记、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等;阅读效果方面,可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所阅读的内容。

(三)实施可行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的实施应简单易行,方便教师操作,同时要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评。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简单的问卷或量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四)指导性强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应具有指导意义,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阅读目标和方向。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鲁滨逊漂流记》一课中,评价标准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挑战,体会他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并能就自己的成长经历与鲁滨逊进行对比,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这样的评价标准既具有指导意义,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整本书阅读的首要任务。评价学生是否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是否主动寻求阅读机会,如主动借阅图书、购买书籍等;

是否能够持续阅读一定的时间,如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

是否愿意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参与阅读讨论等。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安徒生童话》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借阅书籍的频率、阅读时间的长短以及参与阅读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方法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的关键。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

是否能够运用预测、提问、联想等阅读策略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是否能够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辅助阅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运用了预测、提问等策略,以及是否利用工具书辅助阅读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方法。

(三)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整本书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是否定时阅读,如每天固定时间阅读;

是否做读书笔记,如记录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

是否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参与阅读交流活动等。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西游记》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参与阅读交流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阅读效果

阅读效果是评价整本书阅读质量的重要方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所阅读的内容,如复述故事情节、概括人物特点等;

是否能够运用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如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

是否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红楼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以及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的应用

(一)教师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进行定期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和提高阅读效果。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格林童话》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卷或量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活动等。

(二)学生自评

学生可以自我评价自己的整本书阅读过程和结果,以便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激励自己不断提高。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鼓励学生按照计划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在阅读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自我评价,如评价自己的阅读兴趣是否浓厚、阅读方法是否得当、阅读习惯是否良好等。

(三)同伴互评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彼此的阅读情况,以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阅读水平。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国演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彼此的阅读情况,如评价对方的阅读感受是否深刻、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是否准确等。通过同伴互评,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并从他人的优点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结束语本研究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构建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并探讨了其应用方法。通过明确评价目标、制定全面的评价内容、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等手段,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应用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阅读目标和方向,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和学生阅读能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将该标准应用于不同年级和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情况,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的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12):2.

[2]王新琼.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黄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J].[2024-10-08].

[4]袁晓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 2019(2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