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方式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清春

高唐县春长小学 252800

摘要

“合作学习,共筑智慧桥梁。”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特别是低段教学中。本文旨在探讨合作学习方式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具体运用,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能力和数学素养。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低段教学;青岛版;教学方法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互动与协作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低段教材为例,深入探讨合作学习方式在该学段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其核心根植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并非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与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从而构建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往往难以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学概念。此时,合作学习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被置于一个充满互动和协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与同伴共同面对学习任务,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和反思等过程,逐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生动化,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灵感激发,从而加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此外,社会互动理论也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的,人们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交流思想和情感,来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互动平台,使他们能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协商和妥协等社交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对他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也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 合理分组,确保异质互补

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既有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实现异质互补。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将擅长计算的学生与理解较慢的学生搭配,通过小组合作,让前者带动后者,共同提高。

2. 明确任务,激发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明确的任务设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可以设计寻找生活中的图形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或家中寻找并记录下各种图形,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3. 强化指导,促进有效合作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在教授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简易钟表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关系,从而加深对钟表知识的理解。

4. 多元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合作学习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除了关注答案的正确性外,还应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是否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估

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后,其效果评估显示出多方面的积极变化。首先,就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言,合作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合作学习则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问题时,能够自由发表见解,这种参与感与成就感让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探索。其次,合作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当遇到难题时,学生们不再是一味地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会先尝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最后,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开始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同时,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独立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改进建议

尽管合作学习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师应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了解合作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去,通过亲身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优化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其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合作意识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合作技能则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合作学习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如何共同承担责任。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合作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合作学习的需要。最后,学校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支持和保障。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来支持合作学习的开展,如提供合适的学习空间、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来评估合作学习的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成果,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发展。

结束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正逐步成为小学数学低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强化指导和多元评价等策略的运用,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提高数学素养。然而,合作学习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学习定能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谭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 2007(8):1.

[2]陈发吉.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中合作学习模式[J].读写算(教研版), 2014, 000(017):56-56.

[3]杨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分析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2):1.

[4]蒋烨,吴小星,邱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20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