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许昕

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了其具体的构建原则与实施路径,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以及教学评价分层等方面。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正文


引言

高中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而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分层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上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动态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分层并非固定不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学生的进步或退步情况适时调整分层,确保分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动态的分层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不断提升。

(三)全体性原则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还是学有余力的学生,都应在分层教学中得到关注和培养。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能只重视某一层次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层次学生的发展。

(四)激励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只要学生在自己所在层次取得进步,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学生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前,通过化学测试、课堂表现观察、学习态度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一般可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A 层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对化学有浓厚兴趣且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B 层为化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中等,有一定学习积极性但在某些知识或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的学生;C 层为化学基础薄弱、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不高或缺乏学习方法的学生。分层结果要对学生保密,避免给学生贴上标签,同时要向学生说明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A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如要求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探究复杂的化学问题并提出独特的见解等;B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的化学问题,逐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掌握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能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等;C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则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能够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公式和简单的化学反应,如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识别简单的化学实验仪器等。

(三)教学内容分层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分层处理。对于 A 层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可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探究性的知识,如化学前沿科技成果介绍、大学化学基础知识的渗透等,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自主探究;对于 B 层学生,教学内容以教材的核心知识为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典型例题和案例分析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对于 C 层学生,教学内容要精简、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和难点,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等,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如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讲解化学概念,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他们感受化学变化。

(四)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 A 层学生,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如组织小组讨论、开展课题研究等,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于 B 层学生,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对于 C 层学生,采用讲授法与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详细讲解知识点,同时增加实验操作、课堂练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分层

建立分层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于 A 层学生,评价注重其创新成果、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评价其课题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对于 B 层学生,评价主要考察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 C 层学生,评价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态度的转变,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如肯定其在作业完成、课堂参与等方面的点滴进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同时,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方向。

三、结论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的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和教学评价分层,并配以相应的保障措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全体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词飞.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7(2X):1.

[2] 田敏.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21, 000(011):69-70.DOI:10.3969/j.issn.1674-6058.2021.11.0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