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申英华

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252400

摘要

“阅读是心灵的灯塔,照亮知识的海洋。”在初中阶段,语文阅读能力不仅关乎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更是其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石。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策略,结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内容,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法、批判性思维训练、数字化阅读工具及家校共育模式等多元化手段,本文力图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阅读能力提升体系。实践案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促进学生从“阅读者”向“思考者”、“创造者”的转变。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研究;情境教学法;批判性思维

正文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能力成为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语文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情感交流、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的桥梁。然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深度不足、批判性思维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探索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在激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情境创设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部编本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如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绝佳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将这些经典篇目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教授《背影》时,可以播放一段描绘父子离别场景的视频,配以深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感人至深的一幕,从而深刻体会到作者笔下蕴含的深情厚谊。同时,利用图片资料展示车站的繁忙景象、父亲蹒跚的背影等细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此外,组织角色扮演和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也是将文本情境化的有效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扮演文本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在参与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激发对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

2)个性化阅读推荐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建立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系统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及阅读偏好。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详细的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基本信息和偏好;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应细心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和表现,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阅读特点。基于这些信息,教师可以结合部编本教材的拓展阅读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阅读书单。这些书单不仅应包含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还应涵盖学生感兴趣的各类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在推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层次。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以定期设置阅读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学生可以自由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分享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或深刻感悟。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1)精读与泛读结合:策略的深度与广度

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时,精读与泛读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精读,作为一种深入剖析文本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细致入微地把握每一个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以部编本教材中的《藤野先生》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此文,关注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描述、自己留学日本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文学观。通过精读,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思想价值。而泛读,则是一种快速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关键信息。教师可以推荐与《藤野先生》相关主题的泛读材料,如鲁迅的其他作品或同时期其他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泛读拓宽视野,了解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和时代背景。泛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2)批注式阅读法:思考与记录的双重训练

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的有效方法。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文本进行标注、摘录重要信息、记录阅读感受或疑问。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部编本教材的古诗词单元中,如《唐诗五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学习。首先,学生可以对诗词进行注释,理解其字面意义;接着,进行翻译,将诗词转化为现代汉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境;然后,进行赏析,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最后,撰写读后感,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批注式阅读法不仅适用于古诗词的学习,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文本阅读。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记录,将阅读过程转化为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问题导向的阅读:深度思考的催化剂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向的阅读策略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一环。这一策略鼓励学生跳出被动接受信息的框架,转而成为主动探索者,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自己的阅读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精心设计一系列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链。

以《社戏》一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作者为什么对童年的社戏记忆如此深刻?这些记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社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类似社戏这样的传统活动是否仍然具有生命力?我们应如何看待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这些问题不仅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还促使他们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跨越时空的思考。通过问题导向的阅读,学生学会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阅读中主动寻找答案,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多元解读与辩论:思想碰撞的舞台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并尊重并欣赏多样化的观点。多元解读与辩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舞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挑战自我,拓宽视野。

以《孔乙己》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该文中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等话题组织辩论赛或小组讨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就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社会意义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用文本中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也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解读方式。通过辩论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学会如何批判性地审视他人的观点,如何运用逻辑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多元解读与辩论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交流中,学生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这种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

1)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场所。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我们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阅读生活,成为孩子阅读旅程中的伙伴和引导者。首先,家长可以设立一个温馨的家庭图书角,精选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爱好的书籍,让孩子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能找到阅读的乐趣。这个图书角不仅是书籍的存放地,更是亲子共读的温馨角落。在共读过程中,家长应放下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阅读。可以选择一本双方都感兴趣的书,一起阅读、讨论书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通过共读,家长不仅能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设定阅读目标,并定期检查阅读进度。通过设定小奖励或鼓励机制,激发孩子的阅读动力,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2)家校合作共促阅读:携手共筑阅读桥梁

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为了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学校与家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阅读计划,监督阅读进度,反馈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微信群等渠道,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进度、阅读能力和阅读态度等方面。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和阅读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阅读。家长则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的阅读表现,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兴趣和阅读困难等方面。这样,教师和家长就能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共同制定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策略。除了日常的沟通与合作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阅读活动,如阅读节、阅读挑战赛等,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在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阅读游戏、阅读分享等环节,共同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或作家来校讲座,为家长和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和建议,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结束语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及构建家校共育模式等多方面的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我们还应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A, 2021,   

000(004):75-76.

[2]卢利娟.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2020.

[3]陶莹.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 2020.

[4]张传营.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40):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