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教育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是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石。在小学英语六年级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语言能力:在情境中提升表达
(一)构建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资源,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PEP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虚拟的城市地图,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游客和导游,用英语询问和指路。这样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还能在真实的语境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利用日常对话,培养语感
语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在课前问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如“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这样的对话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需要实践。在小学英语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运用机会。例如,在教授“My weekend plan”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周末计划,并用英语进行分享。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思维品质:在深度探究中绽放多元思维的火花
(一)问题引导:点燃批判性思维的明灯
在小学英语六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如同一位智慧的向导,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领学生们踏上一段段批判性思维的探索之旅。以“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为例,教师不再仅仅满足于教授学生关于交通方式的词汇和句型,而是巧妙地抛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个问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学生们思维的涟漪。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从环保角度出发,认为骑自行车上学既环保又健康;有的则从安全角度考虑,提出乘坐校车更加安全可靠;还有的则从便捷性入手,认为乘坐私家车或公交车更为方便。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在对比和分析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权衡利弊,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二)小组合作:共绘团队协作的画卷
小组合作学习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Unit 4 I have a pen pal!”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让学生们分组制作一张关于笔友的海报,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笔友。这一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是一次团队协作的实战演练。
在创作海报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搜集笔友的信息,有的负责设计海报布局,还有的负责撰写英文介绍。遇到难题时,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讨解决之道。在频繁的沟通与思想碰撞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笔友文化的理解,更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扬长避短,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最终,一张张充满个性与创意的海报在学生们的手中精彩呈现。它们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对笔友的深厚情感,更彰显了团队协作的无穷魅力。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让他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思维导图:搭建逻辑思维的桥梁
思维导图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们的知识与思维,帮助他们在探索中构建起清晰的逻辑思维框架。在教授“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时,教师引导学生们制作一张关于职业的思维导图。这张思维导图不仅包含了各种职业的名称,还详细描述了不同职业的特点、职责以及所需技能等。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不断充实和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学生学会了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如何把握不同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职业的理解,更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中培养了逻辑思维,学会了如何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对比中深化文化认同与理解
(一)巧妙融入中西方文化元素,点燃跨文化意识的火花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化身为文化的桥梁,巧妙地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入“Unit 5 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为学生们播下了跨文化意识的种子。
在教授各种职业词汇时,教师不仅详细解释了西方社会中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还引导学生们探讨中国社会中相应职业的现状与贡献。通过对比中西方职业文化的异同,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思考中深化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一次课堂上,小张同学激动地分享道:“我发现虽然中西方国家的职业种类和工作环境有所不同,但每一份职业都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责任。这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份劳动。”小张同学的发言触动了其他同学的心弦,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开展多彩文化体验活动,深化跨文化情感共鸣
文化体验活动是搭建跨文化理解桥梁的关键。在教授“Unit 6 How do you feel?”这一单元时,小学英语教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情感与文化交织的体验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分组探讨并表演不同文化背景下表达情感的方式,如中国传统的茶艺表演传递宁静之感,西方则通过拥抱和亲吻脸颊表达亲密与喜悦。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英语表达复杂情感,更在亲身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情感的共通性。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还促进了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跨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课外阅读拓宽文化视野,激发语言与文化的双重魅力
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与提升语言能力的宝贵途径,尤其在小学英语六年级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Unit 1 "How tall are you?"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课外阅读材料,推荐与身高、成长及多元文化相关的英文原版书籍或短文。例如,选取介绍世界各地儿童成长差异、身高趣闻的英文文章,或是含有丰富身高描述与比较内容的儿童文学作品。
学生们在阅读这些材料时,不仅能学习到关于身高、成长的词汇与表达方式,还能在字里行间捕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儿童成长的不同看法与习俗。通过撰写简短书评、绘制身高对比图表或进行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学生们在分享与讨论中深化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同时英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尊重,为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能力:在自主探索中播种终身学习的种子
(一)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激发内在潜能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力如同为学生插上了翅膀,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例如,在教授人教版PEP三年级起点的“My weekend plan”单元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查阅与周末活动相关的英文资料,并尝试用简单的英语描述自己的周末计划。在课堂上,教师则化身为引导者,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
小明是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在预习“My weekend plan”时,不仅查阅了大量关于周末活动的英文词汇,还主动制作了一份精美的PPT,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丰富多彩的周末计划。在分享的过程中,小明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收获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赞美,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实施项目式学习,激发音乐与英语的融合素养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座桥梁,巧妙地将学生的兴趣点与英语学习紧密相连。在人教版PEP教材的Unit 3 My weekend plan中,特色鲜明的歌曲环节为项目式学习开辟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巧妙地围绕这一单元的歌曲,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项目式学习任务。
以“我的周末计划”为主题,让学生分组选择或围绕Unit 3的歌曲进行歌词改编,并制作英文MV。在这一充满挑战与乐趣的过程中,学生们需携手合作,共同搜集灵感、创新编写贴近周末生活的歌词,还要负责拍摄与剪辑视频。这样的项目不仅让学生深入掌握了歌曲中的词汇与语法,还锻炼了他们的创意写作能力、视频拍摄与编辑技能。
(三)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语言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如同一股清新的风,为小学英语“I have a pen pal”一课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和智能教学工具,将拥有笔友这一主题的实用英语表达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为学生打造一场丰富多彩的学习盛宴。
在教授“I have a pen pal”时,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生动展现与笔友交流的多种生活场景和对话实例。学生只需轻轻点击屏幕上的不同选项,便能聆听到地道的英语发音,并跟随模仿练习。这种直观、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引领学生掌握与笔友交流的实用英语表达,并在模拟情境中灵活应用。
通过参与平台上的趣味互动游戏和竞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宽语言学习的视野和途径。
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通过构建生动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设置问题引导、利用思维导图、融入中西方文化元素、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展项目式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和良好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凤.英语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2024(6):449-451.
[2]吴琼.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探讨——评《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 2024(1):I0010.
[3]刘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 2024(14):90-92.
[4]吴秀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商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 2024(10):67-68.
[5]周芳芳.基于核心素养下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
[6]庄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 2024.
[7]黄梅.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24(1):0047-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