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入策略与案例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程思政;苏教版;融入策略。
正文
引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结构,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然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将从策略与案例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在苏教版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
一、情景模拟:在生物情境中体验思政精神
(一)生活情境再现,激发环保深思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章节中,教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条被污染的河流,它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场景。
教师将学生们分为不同角色,如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工厂的负责人、居住在河流周边的居民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立场,学生们需要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探讨污染的来源、影响以及治理方案。在模拟的讨论和协商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承担的责任。
为了增强情境的真实感,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如某地区河流污染的治理过程,让学生们看到从污染到治理的艰辛历程,以及社会各界为此付出的努力。这种情景模拟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们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二)社会热点融入,点燃爱国热情
生物学科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连,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基因工程”章节中,教师巧妙地引入了“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一社会热点话题。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学生们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的努力和成就,如CRISPR-Cas9技术的突破、基因治疗的新进展等。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更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如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边界、基因隐私的保护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不仅培养了科学精神,还学会了在科技发展中保持道德底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案例分析:在生物案例中领悟思政内涵
(一)经典案例的深度剖析,传承文化精髓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经典案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学生学习生物的道路。在“生物多样性”章节中,“大熊猫保护”这一经典案例尤为引人注目。教师可以从大熊猫的濒危原因讲起,如栖息地丧失、繁殖率低等,再逐步过渡到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人工繁殖计划等。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讲解,学生们不仅能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还能感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在案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明白人类与大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还让学生们更加珍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现实案例的生动呈现,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现实案例则是连接学科与社会的桥梁。在“遗传病与优生”章节中,“近亲结婚导致遗传病高发”这一现实案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近亲结婚的危害,如增加遗传病风险、影响后代健康等,来培养学生的优生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和帮助遗传病患者。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遗传病患者家庭,为学生们送去温暖和关爱。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同情和关爱他人,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方法策略,学生们在生物案例中领悟到了思政内涵,也为学生们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探究:在生物实验中践行思政理念
(一)设计探究性实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其丰富的实验内容和严谨的实验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以“光合作用”章节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的实验。在实验前,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光照条件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接着,教师提供不同光照强度的光源和相应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仔细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有的发现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有的则发现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光合作用速率反而下降。在讨论中,学生们互相借鉴、互相启发,逐渐形成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见解。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这种实验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让学生们在实验中践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政理念。
(二)开展团队合作实验,共筑协作精神的桥梁
生物实验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这不仅是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他们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微生物培养与分离”章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团队合作实验。实验前,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和培养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实验。每组学生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准备实验材料,有的负责接种微生物,有的负责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增强团队合作的实效性,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实验挑战,如限定时间内完成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等。这些挑战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分享,每组学生都兴奋地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团队合作的经历。这种团队合作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培养了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
四、讨论交流:在生物讨论中深化思政理解
(一)开展课堂讨论,点燃智慧火花
课堂讨论,作为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们的思考热情。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和引导,如同钥匙,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领悟思政的内涵。
在“免疫调节”章节中,教师抛出了“如何增强免疫力”的议题,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引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各种增强免疫力的方法,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在讨论中,学生们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形成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见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从而间接增强免疫力的观点,这既体现了生物知识的应用,也蕴含了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引入了相关科学研究案例,如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某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力。这些案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学生们探索未知的热情。在讨论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了尊重他人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组织辩论活动,培养辩证思维之光
辩论活动,如同一场思维的盛宴,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培养辩证思维。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争议性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们在辩论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和道德观念。
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章节中,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有益的,学生们列举了转基因食品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反方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通过互相质疑和反驳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为了增强辩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还引入了相关科学研究数据和案例。如正方引用了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转基因食品在营养成分和安全性方面与传统食品无显著差异的案例;反方则引用了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基因污染的研究数据。这些案例和数据不仅为学生的辩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还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还培养了科学精神和道德观念,学会了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判断。
结束语: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等策略,我们可以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生物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
[1]陈春莉,何英姿.融入课程思政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型建构——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 2024(5):69-73.
[2]林玉婷,甘小洪.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高中生物学教材践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 2024(6):235-238.
[3]学科教学生物.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2024.
[4]邓汉光.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 2024(3).
[5]许亚楠.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思政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实践[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7):0161-0163.
[6]吴冰冰,何英姿.发掘思政元素 落实育人目标[J].中学生物教学, 2024:8-11.[7]黄亚萍,何英姿.基于课程思政的高中生物学情境化教学——以"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 2024(8):6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