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探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丽君

郓城县利民小学 274700

摘要

“文字,是心灵的窗户,亦是梦想的翅膀。”在小学语文的广阔天地里,作文起步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初启蒙,更是情感表达与想象力飞翔的起点。本文探讨如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框架下,以新颖而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迈出作文创作的第一步。通过构建情境体验、鼓励个性化表达、融合生活实践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观察力、思考力及创造力,让每一篇作文都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和美好憧憬。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情境体验;个性化表达;生活实践

正文


引言在小学生五彩斑斓的学习旅程中,作文如同一幅待绘的画卷,等待着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灵性的笔触去勾勒。然而,面对作文,许多孩子常感无从下手,甚至心生畏惧。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巧妙引导,让作文成为孩子们乐于探索的乐园,而非负担,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情境构建、个性化培养、生活融入三个维度,深入探索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情境构建:为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作文的浩瀚宇宙中,情境构建如同一艘神奇的飞船,载着学生的想象力穿越至无限可能的境界。教师作为这趟奇妙旅程的领航者,需巧妙运用各种策略,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往创意与灵感的高速公路。

(一)故事引航,点燃创作火花

故事,作为孩子们心灵的钥匙,总能轻易地打开他们想象的大门。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精心挑选或匠心独运地创编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作为导航灯。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不仅生动地讲述这个经典故事,还巧妙设置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化身”为小蝌蚪,一同踏上寻母之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开始思考:“如果我是小蝌蚪,我会在哪里遇到第一只友善的鱼儿?”“当我听到自己与妈妈不同的声音时,心里会有多失落?”这样的情境模拟,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故事的起伏跌宕,更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要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这段独特的旅程。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续写故事或改编结局,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故事的主宰,用学生的想象力为故事添上独一无二的色彩。

(二)多媒体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作文教学插上了翅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多感官的作文情境。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描述,而是通过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春天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春花烂漫的盛景,亲耳聆听鸟鸣虫唱的乐章。视频中,嫩绿的柳丝轻拂水面,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远处传来孩童嬉戏的欢笑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弦。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尝试用心灵去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随后,鼓励学生拿起笔,将眼前浮现的画面、心中涌动的情感转化为文字。有的学生可能会描绘出春风拂面的温柔触感,有的则会细腻刻画春雨绵绵的细腻情愫。多媒体的辅助,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春天的美好,更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让作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满生命力与情感的艺术品。

二、个性化表达:点亮每颗独特心灵的火花

在小学语文作文起步的旅途中,每一位学生都如同夜空中独一无二的星辰,闪烁着各自的光芒。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发现并呵护这些独特的光芒,让它们在作文的舞台上尽情绽放。

(一)尊重差异,拥抱多彩梦想

每个孩子的心宇都藏着独特的梦想蓝图。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尊重每份差异。以“我的梦想”为例,教师引导思考:“你心中的梦想职业是什么?为何吸引你?”鼓励学生勇敢分享,无论科学家探索宇宙,还是厨师传递温暖,皆获尊重。通过分享追梦人故事,让学生领悟每个梦想的价值。进而,设计“梦想画布”活动,让学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梦想世界。此举不仅激发创造力,更让学生在双重表达中深刻体验梦想之美,促进个性化表达的绽放。

(二)情感共鸣,搭建真诚交流的桥梁

作文,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是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时,教师应注重营造一个温馨、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并乐于在作文中袒露心声。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或生活感悟,作为情感交流的起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理解他人的情感。同时,推荐一些富含情感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学会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

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情感信箱”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将自己难以言说的情感或困惑写成信件,投放到班级的“情感信箱”中。教师则作为信使,认真阅读每一封信件,并给予个性化的回复与指导。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情感困扰,还能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情感的出口,让作文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港湾。

三、生活融入:让作文根植现实,焕发勃勃生机

在探索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道路上,将生活作为作文的沃土,是引导学生写出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的文章的关键。教师作为引路人,需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生活舞台,让学生的笔触在真实与想象的交织中自由舞蹈。

(一)细致观察,生活的点滴皆成素材

生活,这本无字之书,蕴藏着无尽的写作素材。教师应鼓励学生以一颗敏感而好奇的心,去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瞬间。例如,可以设立“生活小侦探”日记项目,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下至少一件自己观察到的新鲜事或感悟。这可以是一朵清晨露珠闪烁的小花,也可以是邻居老奶奶温暖的笑容,甚至是放学路上偶遇的一只流浪猫。通过这样的日常积累,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更学会了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为作文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与素材。

此外,定期组织户外探索活动或社会实践,如参观农场、参与社区服务、进行环保调查等,也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丰富感知的有效途径。在一次以“春天的足迹”为主题的户外活动中,学生们亲手触摸嫩绿的叶芽,聆听鸟儿的欢歌,感受春风拂面的温柔。回到教室后,学生笔下的春天不再只是书本上的词汇堆砌,而是充满了个人情感与独特视角的生动描绘。

(二)实践应用,作文成为生活的桥梁

作文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的表达,更在于其作为沟通工具的实际应用。教师应巧妙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作文的力量。比如,在母亲节前夕,引导学生撰写一封感谢信给母亲,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这样的写作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让学生学会了感恩与表达,增进了亲子关系。

又如,在班级筹备春游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撰写春游计划,包括目的地选择、行程安排、预算规划等。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与创意策划,最终形成一份既实用又富有创意的春游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作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还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总之,将生活融入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体验、思考,从而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文章。教师作为引导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作文成为连接学生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让每一个孩子的笔下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结束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是一场关于心灵成长的旅程。在这条路上,我们应以温情为舟,以创意为帆,引导学生勇敢地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通过情境的构建、个性化的培养以及生活的融入,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作文的海洋里自由翱翔,用稚嫩却充满力量的笔触,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蒋瀛.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J].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3(4):76-77.

[2]周京.搭建起步作文阶梯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策略探索[J].小作家选刊, 2023(20):0014-0017.

[3]杨颖澜.小学语文想象作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

[4]陈慕佳.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指导意见[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 2023(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