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淑霞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杨屯镇中心小学 252866

摘要

“写作是心灵的抒发,是思想的火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更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人教部编版教材下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引入情境模拟、思维导图、同伴互评等策略,构建一个生动、有趣、高效的写作课堂。在实践中,这些策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写作教学模式;情境模拟;思维导图;同伴互评。

正文


引言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们正处于写作的启蒙阶段,想象力丰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注重技巧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其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

一、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一)生活情境再现:走进班级,猜测同学之谜

在教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猜猜他是谁》这一主题时,教师们可以巧妙地运用情境模拟的方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趣味横生的学习环境。一次精心设计的“班级人物猜猜看”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观察力与想象力的舞台。

在这次活动中,小明和他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根据教师给出的线索,努力猜测着班级中某位同学的特征。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热烈讨论,每一个细微的描述都可能成为解锁答案的关键。小明仔细聆听着每一条线索,心中逐渐描绘出一个清晰的形象。他兴奋地举手,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并成功猜中了那位同学。

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更让他们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通过这样的情境模拟,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写作主题,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这样的活动也促进了班级内部的和谐氛围,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享受到了乐趣。

(二)想象情境构建

在教授《写日记》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一个想象情境,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身处一个独特的场景,如神秘的森林、繁华的都市或遥远的未来,然后记录下这一天的所见所感。

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们能够拓展思维,写出富有创意的日记内容。他们可能会描述自己如何在森林中与动物嬉戏,如何在都市中探索未知的角落,或者如何在未来世界中体验高科技的奇妙。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思维导图:编织创意写作的思维网

思维导图,这一源自脑科学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如同一把钥匙,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清晰写作思路的大门。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它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写作框架的有效手段,更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神奇法宝。

(一)主题梳理:思维导图的起点与核心

面对《我来编故事》这一写作任务,学生们往往脑海中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但难以系统地组织和表达。此时,思维导图的运用就像一把钥匙,为学生们打开了创意的大门。

以《我来编故事》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们将故事的核心要素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如“故事背景”“主要角色”“情节发展”“冲突与解决”以及“主题寓意”等。随后,学生们围绕这些节点,逐步展开联想,将每一个节点下的具体内容以分支的形式详细展开。

小明在绘制《我来编故事》的思维导图时,首先确定了故事背景为“神秘的森林”,接着在“主要角色”节点下,他创造了一个勇敢的小女孩和她的魔法宠物;在“情节发展”节点下,他规划了小女孩在森林中的探险经历,包括与各种奇幻生物的相遇;在“冲突与解决”节点下,他设计了小女孩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找到回家的路;最后,在“主题寓意”节点下,他强调了勇气与友谊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梳理,小明不仅清晰地把握了故事的脉络,还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他的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二)内容拓展:思维导图的延伸与深化

在《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写作课题中,思维导图的拓展功能成为了学生们探索世界、丰富内容的得力助手。教师引导学生们从自然景观、人文风貌、生活体验及情感感悟等多个角度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与延伸。

小丽在绘制《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思维导图时,她以“世界的多彩”为中心节点。在“自然景观”分支下,她详细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海洋的深邃、森林的繁茂以及四季变换的奇妙;在“人文风貌”分支下,她记录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及节日庆典的热闹场景;在“生活体验”分支下,她分享了旅行中的趣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感悟;而在“情感感悟”分支下,她则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美好与复杂的感慨。

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拓展,小丽不仅系统地整理了所见所闻,更在深化思考中挖掘出了独特的个人视角与情感体验。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她清晰地把握了写作的方向,还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与深度,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色彩与情感的温度。

三、同伴互评:深化写作交流,共筑质量提升与自信之桥

同伴互评作为一种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更是激发写作热情、提升作品质量、增强个人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互评体系,细化评价标准

在写作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同伴互评机制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们的心灵与智慧。为了确保互评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师首先需制定一套详尽而具体的互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与准确性,还深入到思想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情感表达的真挚与细腻。例如,在评价一篇关于“四季之美”的作文时,学生们会依据标准,从文章的开头是否引人入胜、季节特征的描绘是否生动、情感表达是否真挚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鼓励学生们在互评中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鼓励创新思维与个性化表达。这不仅让互评过程充满了活力与创意,也让每一次的互评都成为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

(二)分享互评成果,共鉴成长足迹

互评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悄然拉开序幕。学生们围坐一堂,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在互评中学到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小丽在分享了阅读小强作文的心得后,不仅对小强在人物刻画上的独到之处赞不绝口,还主动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这一技巧,结果她的作品因此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这样的实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学生们成长的道路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方向。

分享会上,不仅有对优秀作品的赞美与肯定,更有对存在问题的坦诚剖析与共同探讨。学生们在相互借鉴与学习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并找到了改进的方向。这种基于同伴互评的分享与交流,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从而增强了自信心与归属感。

结束语

“写作是心灵的抒发,是成长的见证。”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中,通过情境模拟、思维导图和同伴互评等策略,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生动、有趣、高效的写作课堂。这些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还培养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方丽.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试题与研究, 2024(12):70-72.

[2]徐宇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J].  2024(6):110-112.

[3]刘珍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  2024.

[4]张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C]//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一).20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