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
正文
引言: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传统的交流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推动交流方式多样化,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微信、QQ以及微博等应运而生,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在丰富人们交流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了巨大冲击。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也更为显著,这也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新媒体时代应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通过创新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这使得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冲击,进而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对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关注度更高,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新媒体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传播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到新媒体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新媒体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新媒体上存在着的各种“不同声音”、多元化价值观等,甚至还会有一些消极负面的消息,这些都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之大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自制能力较差,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新媒体容易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内容丰富以及视觉表现新颖是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新媒体的主要优势,这些特征与优势使其对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使得大学生容易过度投入其中,甚至还会出现过度沉迷的问题。这不仅会打乱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节奏,甚至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新媒体还需要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能够通过虚拟身份来实现自我满足,甚至会使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相同,这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反差,进而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然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新媒体容易使大学生陷入诚信危机
由于新媒体具有随意性以及虚拟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虚拟环境中匿名与他人交流,同时也能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由于可以通过新媒体匿名与他人交流和发布信息,因此可以随意承诺对方自己无法实现的承诺,也可以随意发布真实性不强的信息,自己无需对其承担责任。久而久之,一些心存侥幸的大学生便会走向网络诈骗等犯罪道路。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会导致新媒体交流群体诚信度降低。受此影响,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对同学、对朋友缺乏信任,进而陷入诚信危机。由于通过多媒体与他人交流无法查证自己的真实身份,即使发表不恰当的言论也不会受到约束,也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会导致大学生逐渐丧失责任感。
二、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在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能够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的新平台
新媒体是高效的信息交互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同时也能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效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局限于点对点的交流,同时还包括点对面的交流。大学生只需借助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便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新媒体界面获取所需信息,并与他人进行高效交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来提升教育沟通交流效率,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
(二)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与喜爱
借助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利用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群体欢迎与喜爱的特点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保障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成效。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不仅量大,而且传播效率高,时效性更强,通过多媒体可以使大学生在校园中便能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发布教育信息,将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大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形式,能够更好的保障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
(三)新媒体推动着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
以往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导致学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被动地接受教育,这是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的主要因素。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再比如,新媒体中蕴含着大量的优质内容,促进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高效交流,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互动性与有效性。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也使得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保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与成效,应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以及大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多元思想引导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大学生思政教育也不例外,同样应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微信公众号、网络、社交媒体等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大学生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新媒体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大学生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使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以及不同的观点与思想,进而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需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多元思想引导,如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大学生推送简洁、精准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线下教学中则应帮助大学生了解更加深入、细致的知识与理论。除此之外,强化多元思想引导还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在思想观念、学习意识、发展需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发展需求以及实际环境等进行思想引导。如针对大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应更加关注价值观的塑造,针对大四学生的思想引导则更加着重对具体学科领域的探讨,帮助其在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科素养。
(二)以新媒体为平台,加强线上交流互动
教育教学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需要在高效地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知识的单向传递为主要形式,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强,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以新媒体为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则可以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有助于提升交流互动效率,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如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视频直播、线上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借助QQ、微信的群聊功能进行线上讨论,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微博留言等方式参与话题讨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互动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来,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实现与思政工作者和同学的深度深入交流。另外高效的互动能够帮助思政工作者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状态,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同时还要面对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容易出现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线上交流互动,可以使思政工作者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排解不良情绪,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以新媒体为思政阵地,创新教育工作平台
新媒体作为深受大学生群体喜爱与欢迎的交流平台,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政工作者需要占领的新高地、新阵地,要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阵地,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服务,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成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深入挖掘新媒体平台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成果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占领新媒体思政阵地,能够通过新媒体向大学生推送思政教育内容,能够使思政工作者时刻保持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信息,并与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除此之外,新媒体还为思政工作者与学生的单独交流提供了便利。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QQ等与学生单独进行交流,保证学生的隐私。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不存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的紧张与尴尬,因此这种交流方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交流过程中大学生也更加愿意与思政工作者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乐于向思政工作者袒露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仅能够使双方的交流更加深入,而且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以学生干部为抓手,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学习、思想等方面更加突出,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往往更高。学生干部在教学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学生与教育工作者的纽带。学生干部来自大学生群体,因此他们对大学生群体更加了解,他们的观点与看法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学生群体的观点与看法,另一方面学生干部的观点与思想也更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所认可、所接受。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学生干部的支持,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组织学生干部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队伍,辅助思政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展思政教育空间,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构建新媒体队伍,首先要选拔学生干部并将其纳入新媒体队伍,其次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帮助学生干部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能力,掌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最后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以此来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学生干部为抓手拓展思政教育空间,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实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是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
结束语:
新媒体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一方面具有思想活跃,喜欢尝试与挑战新鲜事物的特点,因此对新媒体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较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不强、价值判断不准,更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媒体时代,应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瑜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J].传媒,2024,(10):98.
[2]潘志颖.新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模式探索——评《新媒体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途径创新》[J].传媒,2023,(10):99-100.
[3]朱炎杰,付春正,郑丽智.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评《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 (08):252.
[4]韩楚齐.新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全环境育人理念下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09): 199.
[5]冉杰俊.微信传播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评《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06):11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