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驱动小学数学思政元素渗透策略分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周莉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730000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单位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目标不再单一局限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而是倾向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深化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这一要求下,需要关注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精神、思想等方面的培养,逐渐促进小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本文就将以此为背景,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的思政元素融合策略,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政元素

正文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数理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发展,不过,单纯地追求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能力要求。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渗透契合新时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要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深化发展,有助于突破现有教学窘境,值得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中予以应用。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其一,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培育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其二,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融合思政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健康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观念,促成勤学好问和探索知识的习惯,有效激活学习动机以及学习驱动力。

其三,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引导他们理解和承担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他们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意识。

其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其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将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行为上得到引导,形成全面发展的个人品质,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贡献,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二、核心素养驱动小学数学思政元素渗透策略

(一)构建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始终是源自现实生活,又再次反馈回知识学习环节的,因此,择取客观、真实的情境,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必然路径。现实情境的构建和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密切相关,有助于缩短数学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的距离,令课堂教学实效得到明显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展示“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志愿者们的服务时间2.9亿小时、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呼吸机9.67亿万台的数据,配合问题引导“我们国家在疫情期间的努力,用数据表示出来只能用亿为单位,这里的小数还‘小’(重音)吗?小数也能够表达很大的数字,我们的国家令人感到自豪”,利用学生亲自经历过的事件,形成激励性的教育作用。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热点事件,如“9.83秒就跑完100米的苏炳添,他的跑步速度是我们的两三倍之多,他是国家的骄傲、是亚洲人的骄傲”,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念。

此类思政元素源自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现实场景,符合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和教材知识无缝衔接,拥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突出课程思政“教育性”特征,促成“数学”和“思政”良好融合,强化学生家国情怀。

(二)选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视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沉淀,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巧妙地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融入到课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课本末尾的“你知道吗”板块,向学生们补充和介绍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点,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如《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等,这些著作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数学的辉煌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数学遗产。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学生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科学与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学生们不仅能够树立宏伟的理想,展望一个美好的未来,还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主动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知识与文化的双重滋养下,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科学素养的新时代少年。

(三)结合数学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数学史不同于传统文化,它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数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及这些知识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例如,在教授“圆周率π”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以及他如何通过“割圆术”将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成就,通过这样的历史故事,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深邃和美妙,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数学史的引入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讲述古代建筑中几何图形的应用,如故宫的建筑结构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几何学原理,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还可以介绍古埃及人如何利用几何学原理建造金字塔,以及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如何系统地整理几何学知识,编写出著名的《几何原本》,这些国内外的数学历史故事作为思政元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思政元素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巧妙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如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社会责任。

“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如调查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得出结论,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科普视频、参与在线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五)教师积极自我提升,强化职业素养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思维的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活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如教师可以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研讨会、工作坊或者在线课程,通过这些途径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研究成果;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期刊和参与学术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教学理念方面的更新和完善,教师还应当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们会主动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应当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关爱学生,尊重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学生。通过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师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得以在不断的努力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在知识、能力和品德等各方面全面提升,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育者的职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结语:

综上,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当中,加强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应用是长期性的工作,不但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也契合素质教育的宏观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必须要随时掌握课堂内外的思政元素的挖掘技巧,并应用较为灵活的方式融入到教学实际中,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迁移,深化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能力,令数学教学满足德育和智育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勤贺,李永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策略研究[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3(8):33-36.

2]吐尔逊姑丽·依沙木丁.浅谈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进行思政渗透的策略[J].爱人,2022(16):0145-0147.

3]张霞.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7):11-13.

4]陈自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融入思政教育——以《折线统计图》为例[J].好日子,2022(1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