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周易

江西省德兴市长田学校

摘要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作为一项基本的运动技能,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也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有效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体育中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立定跳远;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训练技巧

正文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立定跳远作为一项基础的田径项目,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还能提高协调性和平衡感。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训练技巧,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进步,这限制了他们在该项目上的潜能开发。

2.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有效的立定跳远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为初中体育教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通过对现有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此外,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 研究目的和任务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构建一套适合初中生的立定跳远教学方法和训练体系,具体任务包括:(1) 分析立定跳远的技术特点和教学现状;(2) 研究和总结先进的立定跳远教学理念和方法;(3) 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包括体能训练、技术动作训练和心理调节;(4)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有效性;(5) 提出实际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和训练方案,供初中体育教师参考和应用。通过这些研究任务的完成,期望能够为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立定跳远教学法研究现状

立定跳远作为一项基本的田径运动,其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一直是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际上,许多研究聚焦于生物力学分析和技术优化,强调通过科学化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运动员的表现。例如,欧美国家普遍采用视频分析技术来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动作并与标准动作进行比较。此外,心理训练也被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以增强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准备。

在国内,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立定跳远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结合中国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文化背景,设计出更加符合国内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游戏化教学”的理念,通过将游戏元素融入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家庭作业形式的自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长期坚持训练同样重要。

2.立定跳远技术要点分析

立定跳远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起跳、飞行和落地三个阶段。起跳阶段要求运动员能够充分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实现快速而有力的蹬伸动作。飞行阶段则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以减少空气阻力并延长飞行距离。落地阶段则要求运动员能够有效地利用双臂摆动和腿部弯曲来吸收冲击力,确保稳定着陆。在整个过程中,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初中生身体发展特点与运动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在快速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因为身体发育的不均衡而导致运动技能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此外,初中生的骨骼和肌肉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训练强度和难度上应该适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伤害风险。

三、立定跳远教学方法探究

1.立定跳远基本技术解析

立定跳远是一项全身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运动,其基本技术可以分为准备姿势、起跳、飞行和落地四个阶段。在准备姿势阶段,运动员需保持身体放松,双脚平行站立,膝盖微弯,重心略向前倾。起跳阶段是技术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要求运动员迅速下蹲并将重心后移至脚跟,然后用力蹬地,双臂向上摆动带动身体向上跳跃。飞行阶段需要运动员在空中尽量伸展身体,双腿并拢,双臂协调摆动以增加飞行距离。最后的落地阶段,运动员应以前脚掌着地,双膝弯曲吸收冲击,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2.教学方法创新点

为了提高立定跳远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几个创新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慢动作视频回放,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动作要领和技术细节。其次,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再次,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指导和训练。最后,融入心理训练元素,教授学生如何在比赛中调整心态,克服紧张情绪,发挥最佳水平。

3.教学难点及对策

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常见的难点包括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不足、身体协调性差以及心理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些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可以通过分步骤教学,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学习和练习;对于身体协调性的提升,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如跳绳、平衡木等辅助训练来加强;对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赛心理,通过模拟比赛、心理暗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减轻比赛压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立定跳远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和提高成绩。

四、立定跳远训练技巧研究

1.体能训练方法

体能是立定跳远表现的基础,因此体能训练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体能训练应包括有氧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有氧耐力训练可以通过长跑、游泳等活动来提高心肺功能;速度训练则可以通过短跑、冲刺等形式来增强肌肉的爆发力;力量训练主要针对下肢和核心肌群,可以通过深蹲、硬拉等练习来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训练则通过拉伸和瑜伽等方式来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柔韧性。

2.技术动作训练方法

技术动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立定跳远的成绩。技术动作训练应从基本姿势开始,逐步过渡到完整的跳跃动作。教练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空中姿态调整和落地技巧。使用镜子或者录像回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动作。此外,反复练习和模拟比赛情景也是提高技术动作熟练度的有效方法。

3.心理调节与比赛策略

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心理调节训练应包括目标设定、自我暗示、放松技巧等内容。教练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比赛策略方面,教练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对手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比赛计划,教授学生如何在比赛中调整节奏、应对压力和利用规则。通过这些心理和策略训练,学生能够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五、实证研究分析

1.研究对象与实验设计

本研究选取了两所城市初中的体育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学生参与实验。实验设计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前后测试设计,以评估不同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对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实验组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创新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而对照组则维持常规的教学和训练模式。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每周进行两次专项训练,每次训练持续40分钟。

2.数据收集与处理

实验前后,所有参与者均进行了立定跳远的成绩测试,并记录了数据。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自我感知的运动能力变化。数据收集完成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在实验后有显著提升(p<0.05),而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不明显。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实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讨论部分指出,实验组成绩的提升可能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关,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和心理调节训练的引入,这些因素可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术掌握程度。同时,实验组在训练中的积极参与也可能是成绩提升的原因之一。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且仅限于特定地区的学校,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六、结论与建议

1.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法。实证研究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实验组学生在立定跳远成绩上有显著提升,并且在学习态度和自我感知的运动能力上也表现出积极的变化。这些成果证实了创新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在提升学生立定跳远技能方面的有效性。

2.教学建议

基于研究发现,建议初中体育教师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实施分组竞赛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融入心理训练元素以增强学生的比赛心理准备;并且重视体能训练在提高立定跳远成绩中的基础作用。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长期坚持训练的动力。

3.研究展望与限制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且仅限于特定地区的学校,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其次,研究周期较短,未能观察到长期教学效果的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并延长研究周期,以进一步验证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长期效果。此外,研究还可以探讨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能水平学生对立定跳远教学方法的反应差异,以及如何结合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浅析立定跳远有效教学方法策略[J].聂尔林.新课程学习(下),2014(07)

[2]初中体育立定跳远的教学与训练[J].朱剑.科普童话,2015(43)

[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立定跳远[J].王公进.新课程(中),2016(12)

[4]初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的教学训练之思考[J].安志鑫.新课程(中),2016(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