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思考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何云华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 6384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典型疾病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多见于20-5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轻症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方式治疗,重症患者或者严重影响生活及活动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可获得缓解或治愈,少数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亦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消除或缓解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减少对生活及工作造成的影响。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症

    一般情况下,对于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轻症轻微,活动影响小的患者,不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因为无论是传统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且手术及麻醉有风险,可能造成神经损伤,给患者带去额外伤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症包括:患者存在严重腰腿痛,且反复发作,保守治疗三个月以上不见效,病情逐渐加重,对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神经受累明显者,例如足下垂、神经支配区肌力下降;发生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失禁等括约肌功能障碍。

 图片3.png图片4.png

二、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发展

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案有很多中,包括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选择哪种手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受累部位、活动影响大小以及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而定,理论上不存在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术方案,应该慎重选择。近年来,我国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及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临床外科手术治疗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要求保证手术成功率以外,还要求手术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术后康复效果。微创治疗是当前临床外科治疗的主要发展趋势,各种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外科微创治疗的发展,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变得更加简单、容易,手术效果更为理想,术后预后良好。

三、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优点、疗效和并发症

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中应用较多的术式为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我国目前现有外科手术条件下,对患者造成创伤最小的一种微创手术,并且是在内镜引导下完成的可直视手术。在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开始使用之前,临床外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情况选择融合手术,与微创手术相比属于大手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是该融合手术造成的创伤大,手术风险高,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康复,相邻的节段容易发生继发病变,手术具有一定局限性,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融合手术。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并且普遍采用门诊日间手术模式开展,患者从入院检查-确诊-手术-术后康复-出院可在一天时间内完成,整体诊疗时间非常短,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的影响很小。该手术只对患者造成局部创伤,患者不会感受较大痛苦,术后疼痛感不强烈,术后康复时间短。同时,该术式具有很广的适应症反应,可以满足不同疾病症状及康复需求的患者,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如果患者术后发生复发问题,也可以很好地进行补救,且补救措施方法简单,不会增加患者太大的经济负担,额外损伤也非常小。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其获得的疗效与其他小切口手术、融合手术、通道手术一致,整体疗效尚可,但术后均有一定概率发生各种并发症,例如手术切口感染、神经节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硬脊膜破裂等。因此在进行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宣教,详细解释说明手术类型、目的、流程、风险和预后等,指导患者开展术后脊柱功能及腰椎功能康复训练,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手术方案的不断优化,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越来越高,同时并发症风险也得到有效降低,规范手术和优质护理下,术后并发症基本上得到控制,不会造成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

结语: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高发病率、易复发的疾病,需要及时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以此获得理想治疗效果。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是临床外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趋势,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等优势。与一般手术一样,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也有一定概率发生术后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并发症预防,改善预后。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