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写整合方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写作中的应用探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雪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一中学 邮编:442100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读思写整合方法来提升高中生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写作能力。文章以四个核心过程为中心,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将阅读、思考、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写作逻辑与语言表达能力。首先,通过提取文本信息与推理情节发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续写。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的运用来引导情节的自然展开。最终,整个过程的有效整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表达。


关键词

读思写整合;读后续写;英语写作

正文


引言:

在中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是一种新型的写作题型,旨在通过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读后续写不仅仅考察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还特别强调学生在理解原文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续写能力,成为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通过文本阅读提升情节理解与提取能力

在读后续写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是通过系统化的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提升对文章情节的理解与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阅读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原文情节,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逻辑的续写。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首先应强调文章的主题与背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以及人物关系。通过问题引导,如“文章的主要冲突是什么?”“哪些细节能够说明人物的情感变化?”等,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或“情节线索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出文本中的核心情节与重要细节。这种可视化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看到文章中不同情节之间的关系,并抓住关键事件的发展逻辑。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尾”四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详细记录其中的关键事件、人物动作与情感变化。通过这种系统性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还可以为后续的续写过程提供思维基础。

二、通过关键词分析与推理情节发展

在读后续写中,关键词的提取与分析是学生推理情节发展的关键。关键词通常是文章中高度概括性的信息,它们承载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题。在续写过程中,合理利用关键词来推导出文章未展开的情节,是确保续写部分与原文连贯且自然的重要方法。因此,第二个步骤是训练学生如何有效识别并利用关键词展开推理。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原文中的关键词。关键词的识别不仅仅局限于名词,还包括动词、形容词甚至是连接词等,它们可以提供故事发展的线索。例如,在一篇以“家庭冲突”为主题的文章中,可能的关键词包括“争吵”、“失望”、“和解”等。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学生能够推测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从而为续写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引导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关键词推理情节。例如,教师可以将原文中的若干关键词提取出来,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推测出可能的情节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既有的信息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同时保持续写情节的合理性和连贯性。为了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更好地感知情节的逻辑发展。

此外,关键词分析还可以帮助学生确保续写的逻辑严密性。通常,文章中的关键词往往会贯穿全文并起到线索提示的作用。例如,在一篇描述冒险故事的文章中,关键词“逃亡”、“追击”可以提示出后续情节的发展方向,因此学生在续写时可以根据这些线索继续展开逃亡场景,确保续写与原文保持一致。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续写前列出所提取的关键词,并根据这些词汇构建故事情节的轮廓。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出清晰的写作思路,还能使续写部分与原文在情节上保持紧密衔接。

三、运用段首句推理情节走向

在读后续写的写作过程中,段首句的分析与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段首句不仅为每个段落的内容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还为学生在续写过程中提供了思路的引导。通过对段首句的仔细分析,学生能够推理出该段应涵盖的主要情节和发展逻辑,从而使续写的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因此,第三个步骤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段首句合理推理情节走向。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段首句的含义。段首句通常具备高度概括性,包含情节发展的提示和情感的变化。例如,一句“他深吸了一口气,走向那扇紧闭的门”就暗示了后续可能会出现某种冲突或重要情节的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这类句子推理出后续可能出现的对话、行动或情感变化。在续写过程中,这些提示能够帮助学生在确保逻辑连贯的前提下,自由发挥想象力。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段首句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来预测后续段落的情感基调与叙述方向。例如,段首句中如果出现了情绪性动词如“惊讶”、“害怕”等,学生便可以推测出这一段可能与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关,进而延续原文中的情感脉络。通过这种细致的分析,学生不仅能够确保情节的合理发展,还可以保持与原文风格的统一性。

四、整合语言表达与篇章结构

在读后续写中,语言表达的整合与篇章结构的协调同样至关重要。学生在续写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情节的合理性,还要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确保续写部分与原文自然融合。因此,最后一个步骤是指导学生如何在语言和篇章层面进行整合,确保整体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包括用词、句式、以及叙述视角等。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故事可能以简洁的句式、快节奏的叙述来推动情节,而另一些则可能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复杂的句式来渲染氛围。学生在续写时,需要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确保续写部分不会因语言不一致而显得突兀。例如,如果原文以第三人称叙述且用词简练,学生在续写时也应尽量保持相似的风格,以确保续写内容的连贯性。

其次,篇章结构的协调也是读后续写的重要一环。续写的段落不仅要在内容上衔接原文,还需要在结构上保持合理。教师可以通过篇章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续写中运用恰当的过渡句或段落设置,使情节的发展更为自然。例如,在原文结束的地方插入过渡句,引导读者进入续写部分的情节,从而使整个篇章显得更加完整。

通过对语言和篇章的综合把握,学生不仅可以提升续写的整体质量,还能确保续写部分在风格和结构上与原文和谐统一。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反复练习,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续写实践中不断优化语言表达与篇章衔接的技巧。

总结: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读思写整合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框架,帮助他们不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续写,还能够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通过从情节推理、段首句分析到语言和篇章结构的整合,学生能够有效提升续写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技能训练,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英语写作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读思写整合方法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为其更广泛的学术与语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 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1): 56-60.

[2] 王瑞琪.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4): 35-38.

[3] 陈小敏. 读后续写题型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外语教育与应用, 2023(2): 47-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