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周晓颖、王昊楠

陕西旅游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住宅小区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提高住宅小区土建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从而为混凝土工程施工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

住宅小区;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正文


 

1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1.1结构安全与耐久性

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高质量的混凝土能够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各种荷载,抵抗恶劣环境的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2施工效率与成本控制

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通过优化混凝土配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可以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后期维修费用。

1.3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使用低水泥用量的混凝土配方,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预拌混凝土,减少现场搅拌,降低粉尘和噪音污染。此外,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通过精确计算混凝土用量,避免过量生产,减少原材料浪费。同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从而节约水泥、骨料等资源。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还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裂缝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施工不当等。为防止裂缝的产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工作性。同时,应合理安排浇筑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此外,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确保其在早期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也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措施。

2.2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

混凝土强度不足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强度不足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搅拌不均匀、养护条件不适宜等原因造成的。为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应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选择合格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同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硬化,以达到预期的强度。

2.3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

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当也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例如,混凝土浇筑时的分层厚度、振捣密实度、模板支撑稳定性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为保证施工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浇筑方法和振捣设备。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连续、均匀地进行,避免出现冷缝。振捣时,应保证振捣棒插入深度和间距符合要求,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洞。模板安装和拆除时,应严格控制其稳定性和时间,避免因模板变形或过早拆除导致混凝土表面缺陷。

2.4混凝土施工管理问题

混凝土施工管理不善是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管理包括施工计划的制定、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若施工计划不合理,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影响整体工期;若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影响混凝土质量;若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质量控制,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平衡。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建议

3.1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建筑材料,它不仅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还拥有出色的工作性。这种混凝土能够有效应对和解决传统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精心选择和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以及各种外加剂,可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抗裂性。这样一来,建筑物的整体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其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和持久的性能表现。具体来说,矿物掺合料的引入,如硅灰、粉煤灰、矿渣等,它们不仅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微小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还能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更加稳定的胶凝物质,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这些矿物掺合料还能调节混凝土的工作性,使其更易于施工和成型。

而外加剂的加入,如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则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和硬化后的性能。减水剂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引气剂能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缓凝剂则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为施工提供更多的便利。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满足现代建筑对高品质、高性能建筑材料的需求。

3.2引入智能化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例如,通过使用先进的混凝土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施工人员可以精确地控制混凝土的各种配合比以及搅拌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且可靠的水平。这种自动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精确度,还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进一步提升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此外,采用现代化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施工团队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手工浇筑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现浇筑不均匀等问题。而混凝土泵送技术则通过高效的泵送设备,将混凝土快速且均匀地输送到指定位置,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浇筑质量,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比如,利用混凝土温控系统,施工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通过温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养护温度、使用保温材料等,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

3.3振捣技术的改进

可以引入高频振捣技术。高频振捣器通过高频振动,能够使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水分迅速排出,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高频振捣技术特别适用于复杂结构和薄壁构件的施工,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振捣方法难以达到的部位。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没有外部振捣的情况下自行填充模板内的所有空间,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自密实混凝土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钢筋密集的构件,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4加强混凝土养护管理

为了达到最佳的养护效果,必须根据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制定出一套合理且科学的养护方案。例如,在高温或干燥的环境中,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快,因此需要特别加强保湿和降温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开裂现象;而在低温环境中,则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因受冻而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在制定混凝土养护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发展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其强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此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外部因素对混凝土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养护初期,应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护,避免外力冲击、振动和过载等不利因素的干扰。

同时,混凝土的养护还应注重细节,如保持养护环境的清洁,防止杂物和污染物对混凝土表面的影响;定期检测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确保它们处于适宜的范围内;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部位,如接缝、孔洞等,应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保证这些部位的质量。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到混凝土养护中。例如,可以使用智能传感器对混凝土的湿度、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养护方案;还可以采用新型的保湿材料,如高分子保湿膜等,以提高混凝土的保湿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混凝土养护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混凝土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3.5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严格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的关键措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这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过程的监控、浇筑作业的执行、振捣工艺的规范以及养护措施的落实等各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监督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预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问题或偏差,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应当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以避免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始终符合设计规范和工程要求,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6推广绿色施工理念

推广使用环保型材料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具有环保特性的材料,如再生骨料、低排放水泥等。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优化施工工艺也是实现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例如,采用干混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排放;使用预拌混凝土可以减少现场搅拌带来的噪音和粉尘污染;推广模块化施工技术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现场作业时间,从而降低能耗和污染。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也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分类回收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注意事项

4.1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团队应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地方性法规和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确保施工活动符合所有相关法规和标准。

4.2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和管理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4.3重视施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建立设备维护和管理机制,定期对混凝土搅拌站、泵送设备、振捣工具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4.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混凝土施工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专业工种,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至关重要。施工团队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在各个部门和工种之间畅通无阻。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编制施工进度报告等方式,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活动有序进行。

4.5关注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安全和环境保护同样不容忽视。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等,实现施工活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结语:

混凝土施工是住宅小区土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通过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监管,引入新技术与新材料,可以有效提高住宅小区土建施工的整体质量,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再兴.建筑工程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1(3):85-86.

[2]苏瑞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1(1):99-101.

[3]刘倩,陆雁飞,李瑞玲,等.对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6):190-191.

[4]尚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1(1):86-87.

[5]林小强.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居舍,2020(34):1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