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新课标、项目式
正文
初中物理新课标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不难理解,这一要求突出了物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而项目式教学就是从生活化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当中,达到物理教学要以生活为出发点,并且最重要的是回归生活的目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准确把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教学现状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逐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
一、项目式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有三大观点,分别是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其中,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事物做出的表征,而是学习者根据现实情境通过自主认识和理解对新事物赋予的意义”;而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认识世界并且对世界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具备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且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观是立足于学习观以及知识观基础之上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脉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注重让其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知识建构。
二、初中物理课堂展开项目式教学原则
新课标背景下的深圳初中物理课堂展开项目式教学时,应注重跨学科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探究、强调合作与交流以及实施多元评价等原则,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需要遵循如下教学原则:
1.跨学科整合原则。
按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应打破学科壁垒,整合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形成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方法及思维。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项目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通过设计真实性的项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注重实践探究原则。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项目式教学应特别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教师应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强调合作与交流原则。
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开展项目式教学的现状
1.教师项目设计难度把握不当,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项目式教学中,项目的难度设计至关重要。然而,部分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难度,导致项目要么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么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学生感到挫败。这不仅影响了项目式教学的效果,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度互动是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部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参与度不高、互动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项目内容缺乏吸引力,或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投入。
2.教师在资源与时间管理上有困难。
实施项目式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时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常常面临资源不足和时间紧张的问题。实验设备、材料的缺乏以及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得项目式教学难以充分展开,影响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知识掌握。
3.项目式评价体系不完善。
项目式教学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评价时仍过于注重项目成果,忽略了学生在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4.教学模式转换的挑战
从传统教学模式向项目式教学模式转变,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还需要面对教学资源、学生适应性等方面的困难。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时间和经验,更需要教师的持续学习和创新。
初中物理开展项目式教学在项目设计、资源与时间管理、学生参与度、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模式转换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提升项目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优化项目设计、加强资源管理、提升学生参与度、完善评价体系,并努力实现教学模式的顺利转换。
四、初中物理课堂展开项目式教学实施策略
1.合理进行项目选题,项目式教学联系生活经历,课堂引入生活化。
合理的选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项目教学的基础。教师选择的项目主题要具有多样性,要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要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新课引入是取得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前提。在项目式物理教学中,课堂引入要坚持“物理源于生活”的原则,而最为直接的引入方式,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能为项目式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例如,项目式教学《汽化和液化》时,本课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本课内容引入了“晾衣服”的场景,学生需要思考怎样能使刚洗完的衣服更快晾干。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忆之后,顺势引出了本课内容。
2.依据学习内容来确定项目活动,活动设计增加趣味性。
初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很多原理概念以及规律,教师若是想要渗透项目式教学理念,应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添加一些与知识内容相关的项目。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然后进行项目活动,让学生探究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以“质量”这一课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先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孔融让梨”的视频,当学生看完视频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孔融把大梨让给爸爸和哥哥,自己挑选小梨,为什么把大梨让给别人就值得倡导呢?这个视频中的内容与本课的哪一个知识点相关?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大梨和小梨的区别,然后得出答案—区别在于梨子的大小不同,而大小就涉及梨子的重量,当学生提出了“重量”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质量的相关概念讲解。然后教师可以给出轮胎、大头针、铁锤、讲台、课桌这几个物体,让学生把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3.项目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物理知识为基础,通过设计实践性项目活动来解决生活问题,让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实践活动分为制作活动和探究性活动,其中,制作活动的思路是给出项目任务、学生展开具体设计、展现成果;探究性活动的思路是给出项目主题、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表达。在制作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生活现象、物理知识设计出相关的学习作品,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4.优化项目式教学实施的评价体系。
优化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例如,在项目“设计并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中,除了评价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外,还应评价学生在设计、制作、测试等各个环节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优点。此外,教师还应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其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实现初中物理课堂高质量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婧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项目学习课例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2] 胡筱祎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D]. 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
[3] 陈健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 [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05):33-34.
[4] 李帆 . 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评价策略 [J]. 甘肃教育,2022(08):7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