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干部辞职事件的处理与思考—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学生干部;班级管理;责任意识;辞职
正文
一、案例概述
学生A自入学以来学习认真,性格活泼开朗,与老师、同学相处关系都比较融洽。大三一学年中学业成绩较为优秀,大四期间,在竞选班委时,她积极主动参与竞选,担任该班级的班长。就业实习期间,她积极完成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等。但在最近的评奖评优中落选,自己觉得工作得不到同学的认可,感到很失望,同时面临着毕业季找工作的压力,很多时候力不从心,遂提出申请辞掉班长一职。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与该生的沟通、交流,以及向班内其他班委、学生了解情况等,针对A同学出现的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身兼数职,力不从心
作为毕业班的班长,工作上面临繁杂的事务,一方面要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各种就业指导活动、收集汇总各种毕业材料等,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一方面,由于本人在学校里还兼职其他工作,占据了较多的课余时间,导致兼职时间与学生工作时间发生了冲突,既要协助老师和服务同学,又要忙于自己的学业和兼职,让她感觉到力不从心,从而最终提出辞去班长职务的想法。
(二)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
没有平衡好学习、工作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导致压力过大。由于在校期间专注于学习而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在成长的过程未经历太多挫折,所以在出现身兼多职的情况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从而无形之中有了太多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了一定的焦虑感。另一方面,担任班长后,因为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之能力不足等原因,在做班级某些工作时方法不太妥当,导致有时候自身及工作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受到班级消极舆论的影响,内心承受不了压力,出现情绪低落,挫败感,出现辞职的情况。
(三)缺乏服务意识,向功利化方向发展
学生干部角色转变不够明确,缺乏作为班级服务者和组织者的定位和目标,在班级事务中遇到问题不愿意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学生存在功利思想,更加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对于量化指标的过度追求,担任学生干部目的是为了在评奖评优、申请入党中能够获得优势条件,未能正确认识奉献与荣誉的关系,继而失去了对真正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的追求[1]。
三、解决方案
(一)积极沟通,了解辞职原因
全面了解A同学现阶段的情绪、学习、工作等情况后,与该生进行谈心谈话,平和地接受其提出辞职的请求,让学生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诉说出卸任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对她为班级同学做出的贡献表示认可,鼓励他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二)分析辞职原因,提供帮助
其次,针对学生提出来的辞职理由,帮助其分析遇到的问题,能否通过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加以解决。在鼓励A同学继续承担学生干部职责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愿意继续承担,那么在后期的学习和学生干部工作中对其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三)迅速觅寻“接班人”
如果该生不愿继续担任班长,需要“冷处理”A学生辞职之事,并迅速重新寻找适合班长一职的人选,不将辞职事件扩大。同时积极觅寻“接班人”,争取不将因为A同学辞职学生干部一事而影响班级最后一学期的正常工作,尤其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干部的职责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一方面班级事务很多;另外一方面因为毕业临近,大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担任学生干部的意愿,再重新寻找一个更好的“接班人”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四)以点及面,强化服务意识
组织召开班委会,引导学生干部既要做好学生工作又要学会处理好与学习、同学之间的关系。其次,明确好角色定位,担任班委是一种责任和荣誉,要认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尽管在此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但是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不断的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也要端正担任班干部的动机,正确认识奉献与荣誉的关系,不能存在功利思想,要将自己的付出才当成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
四、案例启示
(一)增强班干部的担当和服务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魂
学生干部要树立起在思想上自觉担当、行动上坚决执行的能力和素质,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2]。班干部要不断提高担当、服务意识,深入了解班里各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交等情况,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作为学生干部更要勇敢的面对挑战,处理事情要从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成为同学口中的“知心人”。同时,要培养班干部的团队服务意识,班委内部要做到团结,互相配合,动员并带领班级同学完成班级事务和活动,让每一颗螺丝钉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调动工作积极性
将充分信任与严格要求融入到班干部的管理中。首先,在班委的推举和选拔中,把好班委“入口关”,辅导员可以向同学们征求意见,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协调安排,使干部选举更加民主化,推动干部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在工作中要让严格要求他们,做到讲规矩,有纪律,明确角色定位,才能增强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的彰显学生干部的作用[2]。同时,辅导员应该明确干部的工作职责,负责规划和安排干部任务,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因人制宜,避免任务过重给学生干部带来心理压力;另外,对学生干部要充分信任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和帮助,激发学生干部对班级事务和活动的热情。
(三)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班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以提高综合素质。一方面,提供系统性的培训、指导和交流,包括学习管理技能、学习如何协调班级内部关系、学习如何解决困难和压力等,比如,定期开展各班级班委的圆桌会议,以交流分享自己近期的工作小结,既让大家来为自己遇到的困难出谋划策,又可以学习其他班级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作为班级的火车头,就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在学业上,要勤于钻研,刻苦学习以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提升班级凝聚力和班级文化,激发自身潜能
班干部是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和中坚力量。辅导员可以带领班干部制定班级规章、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引导班级成员遵守纪律,提升班级凝聚力[4]。其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各类集体活动、小组学习等,让班级成员在参与和互动中感受到团结和温暖,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芳, 谭建平. 全方位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研究[J]. 品位·经典, 2022(8): 96–99.
[2] 刘倩, 刘诚. 辅导员工作案例——一名优秀学生干部的成长[J]. 智库时代, 2019(22): 233+235.
[3] 田维飞, 夏志丽. 新时代高校班干部选拔培养策略探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7(3): 119–124.
[4] 孙姗姗. 大学班级凝聚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 51(1): 226–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