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S.M.故事山——“Story Mountain-故事山”写作法在高段英语写作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中高段写作 故事山
正文
一、引言——“S.M.-故事山”的概念和意义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始、中间和结束。显然,写作和讲故事比简单地列出开头、中间部分和结尾要复杂得多。但是,将这些情节结构简化为清晰的阶段可以帮助您作为作者进行头脑风暴和组织想法。这种情节点的视觉引导通常被称为故事地图。
故事地图有助于可视化和理解情节中的一系列事件。这些故事在视觉上表现为一座山,在解决并在山的另一边“结束”之前,会达到一个需要克服的高潮或障碍。
二、问题——小学生在进行英语故事性写作时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小学生在英语阅读时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现状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想象缺乏,创意缺位
有些小学生可能会受限于自己的想象力和经历,难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二)结构混乱,表达模糊
小学生没有经历过完整的故事性写作过程,对于故事必备几个要素不清晰、不明确,可能会在故事结构上表现出缺乏起承转合的布局,导致故事不连贯或者逻辑混乱。
(三)语言不精,细节不足
由于词汇量有限或者语言能力不足,小学生可能会在描述场景、描绘角色或者展开情节时表达不够清晰明了。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写作方法的教学以及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来应对这一问题。
三、概念——S.M.写作法各环节的作用与关系
在 story mountain(故事山)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Intro(介绍)是故事的开端,它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础,介绍了主要人物、背景和引发故事的事件。 Rising Action(上升情节)是故事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冲突和问题逐渐浮现,情节变得越来越紧张和复杂。 Climax(高潮)是故事的关键时刻,是情节的顶点,也是故事中最紧张、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在高潮部分,主要人物通常需要做出重要的决定或采取行动,这些决定和行动将决定故事的结局。 Falling Action(下降情节)是故事的结局阶段,在这个阶段,冲突和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情节变得越来越缓和。 Resolution(结局)是故事的结束部分,它回答了故事中提出的问题,解决了主要的冲突和悬念,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 Ending(结尾)是故事的最后一部分,它通常是一个简短的段落,用来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的发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story mountain 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在写作故事时,作者需要根据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合理地安排各个环节的内容和顺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四、实践——S.M.故事山写作法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总领:整体感知,宏观认识
对于学生首次接触 story mountain 写作法,以下几点关于总体感知和宏观认识的重要性值得强调:
1. 建立写作框架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让他们明白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清晰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分清具体步骤。这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框架。
(1)简图助力,鸟瞰全景
图二:Story Mountain简示图
【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对story mountain各部分的分析讲解,结合自身的理解,画出“山”的简单图形。在对应部分标注1-6的数字,分别代表1:introduction,2:rising action,3:climax,4:falling action, 5:resolution以及6:ending几个故事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可视化作业,孩子们可以直观地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且记忆过程形象生动,提高学习效率。旁边还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了不同的词性和文中不同内容,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情节配对,实操检验
作业单中,教师根据哈利波特的故事给出了6段故事情节,分别对应introduction,rising action,climax,falling action,resolution 6个环节。学生根据已学的story mountain相关知识,分析文本内容,将各部分粘贴到story mountain对应的环节。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
语言框架I think this is the ______________ because ___________.口头阐述理由。
(3)实例展示,教师领路
教师给出短篇故事“Tina’s Talent”, 讲述的是Tina很想参加学校的才艺展示,但苦于没有可展示的技能,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的故事。全班先共读该故事,接着教师做示范找出文章的introduction部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rising action和climax。接下去由学生小组讨论出falling action,最后学生独立完成conclusion部分。这样一个实操流程下来,学生能够对story mountain的整体布局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2. 分步认识语言要素
正确的语法可以使句子结构清晰,语义明确,让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语法正确的文章读起来更加流畅,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故事撰写,过去为态
在进行英语故事写作时,因为讲述的是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时态一般用过去时。而过去时态中又分为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分。
(2)短语助力,丰富表达
图六:used to 作业单
【分析】图六中的作业单中,需要学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物品,发挥想象,使用used to这个词组,写出这些物品被发明之前人们的生活。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于used to 表示过去常常,与现在情况相反的意思和used to 后需要用动词原形的用法。
(二)分步:步步为营,精准练习
story mountain的各个步骤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每一个步骤都对整个故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分步骤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环节的写作方法,最后将各个环节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写作。
1. 交代背景,引发好奇
Setting作为故事的开始部分,介绍主要人物、背景和设定故事的起点。目的是吸引读者的兴趣,为故事的发展奠定基础,让读者对故事的主题和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五感辅助,发散思维
在完成故事开头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介绍完时间、地点和人物后便觉得无话可写从而草草结束该部分的写作,无法达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等感官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营造神秘气氛,引发读者好奇。
【分析】教师给出的写作主题:发挥你的想象,自定人物,写一个她/他/它遇见怪物的故事,
先根据思维导图完成开头部分。在“五感”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在初步设定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之后,充分发挥想象,通过描述看到的场景,听到的声音和闻到的气味等,营造了一个身处森林之中的神秘开篇,达到了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目的。
(2)连图成段,化图为文
有了“五感”思维导图的协助,学生将脑海中的碎片想法转变为可视的简单文字,然后再将这些文字转化成语篇就变得简单多了。只需要将一个个短语用动词串联起来,加上适当的连接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就能形成一篇精彩的故事开头。
2. 制造冲突,推动情节
在故事中冲突和紧张局势逐渐加剧的部分,主角面临各种挑战和障碍,情节变得越来越复杂。目的是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让读者更加关心主角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
(3)例文分析,区分情节
教师在教授学生撰写“rising action”-上升情节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一篇合适的故事,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各个部分,根据已学的知识标注出introduction和rising action两个部分,在例文中感受其区别和作用。
(1)发挥想象,共写共创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如何撰写“rising action”-上升情节部分,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出前面的“introduction”-开头部分和后面的“climax”-高潮部分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头脑风暴,和教师一起设计出中间空缺的“rising action”-上升情节部分。
2.冲突顶点,决定走向
高潮部分是故事中冲突和紧张局势逐渐加剧的部分,主角面临各种挑战和障碍,情节变得越来越复杂。目的是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让读者更加关心主角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
(1)好词助力,高潮迭起
一个引人入胜的“climax”-高潮部分少不了多样的动词和高级的形容词的支撑。因此,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多样化的词汇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吸引读者显得尤为重要。
(2)自主创编,绽放光彩
同样,教师再教授“climax”-高潮部分撰写的过程中,给出前后“rising action”-上升情节和“falling action”下降情节部分,让学生自主完成中间的“climax”-高潮部分写作。
3. 缓解紧张 解决问题
在之后的几个环节里,高潮过后,故事的紧张局势开始缓解,冲突逐渐得到解决,事情开始朝着结局的方向发展。在故事的冲突和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主角的命运得到确定后,故事的主题得到体现。结局部分让读者感到满足,同时强化故事的主题和意义。故事的最后部分,对整个故事进行总结和收尾,可能会留下一些余味或启示。
(1)全面布局,完整环节
在详细教授了前面的几个环节后,后面的环节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他们已经对各个环节概念和基本写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后面的内容只需要按照情节发展合理安排即可。
(2)精彩结局,完美收官
故事的结尾部分对整个故事的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让读者感到满足和印象深刻,而一个糟糕的结尾则可能让读者感到失望和不满。结尾应该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能够让读者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或感悟。结尾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中性的,但它应该与故事的主题和情节相符合。因此,在写作故事时,应该认真考虑结尾的设计和构思,确保结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析】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结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结构和发展。他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了解到结尾在整个故事中的重要性。了解好的结尾和坏的结尾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避免常见的错误。他们可以学习如何创造一个有力的结尾,使故事更加完整和令人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