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域下幼儿园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活化教育;创新模式;教育评估
正文
武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 。本文系(武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生活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WW[2023]GH175
引言: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安全教育又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首次远离家庭环境,接触社会,因此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幼儿园安全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将以生活化视域为基础,探讨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创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
安全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实施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危险的认识能力较弱,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不足。在这一阶段,幼儿园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孩子们初次接触社会、学习社会规则的关键时期。学龄前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未知和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来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应当承担起培养他们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责任。[1]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幼儿能够了解和认识到各种潜在危险,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降低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例如,通过模拟游戏、安全演练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正确应对火灾、地震、溺水等突发情况,掌握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技能。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和教育孩子们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及时求助,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使他们养成自主、自信、冷静应对危险的习惯。
生活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生活化教育是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载体,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将安全知识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们传递安全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安全常识和技能。通过生活化教育,孩子们能够更加自然地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资源配置存在不足。由于幼儿园教师数量有限,且教师的安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导致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重视。同时,一些幼儿园在安全设施和设备的配置上也存在不足,如消防设备不全、逃生通道不畅、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给幼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专业水平不足、教育内容单一、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是影响安全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指导幼儿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2]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对单一,大多停留在灭火、逃生等基本常识的传授,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再者,部分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和设备配置不够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如消防设备不全、逃生通道不畅等,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安全。
国内外已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安全教育工作,为解决幼儿园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例如,某些幼儿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结合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程,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一些幼儿园通过建立安全教育团队,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教育质量,国外一些先进的安全教育模式也值得借鉴,如日本的“安全课程体系”和美国的“教师示范课程”,都为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三、生活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模式
(一)生活化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融合
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生活化教育理念与安全教育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的成长需求和认知特点,形成一种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育模式。生活化教育强调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安全游戏、安全故事、安全实践等方式,向幼儿传递安全知识,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这种生活化教育模式不仅使安全教育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详细地融合生活化教育理念和安全教育,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内容设计。例如,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和玩具,设计安全教育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安全知识;或者编写生动有趣的安全故事,通过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引导幼儿思考安全问题,并学会正确应对;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安全技能,如逃生演练、急救模拟等。[3]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安全教育的接受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创新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针对生活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可以设计并构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游戏、安全实践、安全故事等。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建立安全教育团队,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的安全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可以结合家庭教育,将安全教育延伸到幼儿的家庭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
在实施生活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模式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体系,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和方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教育能力。同时,要加强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不断改进教育工作。
(四)案例分析
在生活化视域下,幼儿园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创造具体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认识安全隐患并学习自我保护技能。在某市的一所幼儿园,老师王老师积极倡导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一天,王老师在幼儿园操场上组织了一次安全演练活动。她先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了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然后引导幼儿们模拟火灾逃生场景,并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正确逃生,如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基本的自救技能。接着,王老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操场上模拟火灾逃生,每个小组都由一名“小队长”带领其他成员安全逃生,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在操场上进行安全演练,王老师还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将安全教育贯穿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她会组织幼儿们在游戏中模拟跨马路、上下楼梯等日常场景,并引导他们学习交通安全、防止跌倒等基本技能,王老师还经常利用绘本故事、手工制作等形式,向幼儿传递安全知识,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在实施安全教育过程中,王老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经常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安全知识,并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共同进行安全演练和游戏,以巩固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安全技能。通过王老师的努力,幼儿们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许多实用的自救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这一生活化视域下的安全教育案例,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其他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结语:
通过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和挑战的分析,以及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引入,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模式。该模式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和家园合作机制,加强教育评估,以确保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一创新模式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程娴.浅谈生活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德育教育[J].启迪与智慧:下, 2023(2):126-128.
[2] 陈冰.基于生活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探析[J].[2024-05-14].
[3] 吴美玲.生活化视域下幼儿园数学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J].亚太教育, 2020(5):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