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模式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何小平

四川省蓬溪县红江镇第二小学校

摘要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中,教师将抽象的符号语言用文字和图形展现,将图形转换成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需要为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奠定基础。调查发现,小学高年级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数形结合思想认识;研究教材数形结合知识,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特征,改进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积极评价,鼓励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师认为,以兴趣为导向融入数形结合,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生活实际中的数形结合活动,PPT演示小学数学图形,这样,学生也能够密切关注生活自主探究,真正体会数形结合背后的内涵,从而发现数学规律。


关键词

小学新课堂;几何;数形结合;实践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中。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教师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来说,主要指的是利用具体化的图形来解释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讲解相关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以及解题方面。数形结合是一种将数学中的数与形相结合,通过直观的图形来辅助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模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些教师对于数形结合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学生在应用数形结合模式解决问题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因此,教师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具体而言,将重视数形结合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科学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联系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模式。

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地位

(一)利于有效数学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很多知识难点无法充分的掌握面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在应用数形结合方法后,不少教学难题能够得到解决一些数学知识,也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对这门学科能够提升认知度,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对小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二)利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小学生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不能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无法牢记数学知识。在几何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数形结合,这方面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可以更加直观,在根本上降低了教学难度。

数形结合的教学路径

(一)以兴趣为导向融入数形结合

在小学几何学习中,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平面化、直文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1)。

          

 

1   正方体示意

 

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而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数形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这种思想也能够让学生树立信心[2]

例如,对线和角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来画角,对直线线段以及射线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充分认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使用量角器画出不同类型的角。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意绘制,然后,利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并且将直尺和量角器进行结合应用,让学生能够明确锐角、钝角以及平角等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应用能力。

(二)强化数形结合思想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这门学科的魅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的做好教学设计,深思熟虑进行问题设计,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够为学生带来启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后环节中,教师要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可以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渗透,健全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帮助学生高效率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撤分,再说一说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学生裁剪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对不同的面进行标记,对平面展开图进行观察,利用平面图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

(三)生活实际中的数形结合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深入地理解图形的相关特点[3]。在此基础上,思考“圆柱的体积”, 撤分立体图形(2)。

 

 

2   圆柱体展开图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分组,小组成员可以负责不同的任务,有的组员可以负责数据处理,有的组员可以负责绘图,通过组员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的功课难关。

例如,讲解“数学图形”,教师分组教学,“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使用折纸方法,对圆形、长方形以及梯形的对称轴数量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对复杂的图形进行整理可以对轴对称知识进一步理解,也能够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巩固。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主要是凭借感觉,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

(四)PPT演示小学数学图形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其强大的展示功能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不少图片都能够利用不同的颜色又或者是不同的粗细展示出来,尤其在一些图形翻转方面,通过多媒体播放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在多媒体的应用下数形结合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学生能够进行动态观测,有利于将实际问题巧妙处理。不仅如此,在数形结合的应用下,一些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简明扼要,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丰富,还能够让学生建立数学情感,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图形的魅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学习图形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准确计算,不能够只画图形,而是要利用图形的直观性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例如,对直线与运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这种简单的图形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在标识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生动的图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有利条件,进而降低了解题错误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几何教学阶段,数形结合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具有积极影响,教师需要对数学结合进行有效应用帮助学生丰富自身想象力。在几何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数形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够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激发,一些复杂的数据能够变得更加简单化。这样,学生可以对几何题目更好地理解,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除此之外,在数形结合方式下,学生也能够密切关注生活自主探究,真正体会数形结合背后的内涵,从而发现数学规律,既可以丰富学生解题技巧,学生也可以根据题意绘制相应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

[1]庄志超.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1(43):105-106.

[2]闫明岗.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智力,2021(06):67-68.

[3]潘红卫,孙洪宝,管清霞.数形结合,激活思维——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2):125-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