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结构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蒋晴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2533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碎片化教学局限,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与整合性,有助于学生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下进行深度学习。本文从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讨了基于大单元结构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机制。通过模块化设计、目标导向与过程性评价、多样化资源整合及多元化阅读活动的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机制

正文


引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培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难以满足当代教育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为应对这些问题,教育界逐渐引入了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整合与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多样化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与应用。

一、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源于现代教育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思想,其核心在于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机整合和系统化设计,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这一模式强调教学设计的系统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目标,而是将多个课时、主题或单元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以主题为统领,通过模块化设计,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大单元教学通过多维度的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旨在提升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结构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强调分层次的教学目标设定。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学习水平,设定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资源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全面发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过于依赖教材,阅读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广度,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集中在教材选文上,阅读资源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到限制[1]。教学方式上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课文的字词讲解,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维训练。这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感不强,缺乏对阅读过程的深度体验,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对阅读的排斥心理。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也较为单一,主要以考试成绩或作业表现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培养,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随着大单元教学理念逐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在一些学校已经有了初步的改善和探索。例如,一些教师尝试将不同主题的课文内容进行统整设计,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联动与延展,并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教师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导致课堂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三、基于大单元结构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机制

基于大单元结构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机制,旨在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与改革。这种模式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统整,还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将多个单元的知识点与能力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在一个更广泛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有效融合。模块化单元设计是基于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每个单元的学习往往是独立的,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而在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模块化的单元,将相同或相似主题的多个单元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框架。例如,以“自然”为主题,可以将《春》、《秋天的怀念》、《山中访友》等多篇与自然相关的课文通过统整设计安排在同一个大单元中,通过不同角度的阅读与探讨,让学生对自然这一主题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其综合理解能力,避免传统教学中过于碎片化的知识传授模式。

目标导向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也是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创新机制之一。在传统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在字词、语法的掌握以及对课文表层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深层次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通过分层设定阅读目标,并依据每个阶段的教学进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将目标达成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例如,在初步的阅读教学中,目标可以是学生对文本的基础理解;而在深度学习阶段,目标则可以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等。通过这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学生不仅能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在阅读中发展多元思维。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整合是大单元结构化阅读教学的又一重要机制。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数字化资源以及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培养其多维度的思考能力。例如,在讲授与某一历史题材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历史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甚至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跨领域的学习与探讨。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资源整合,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同时,数字化阅读资源的运用,如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等,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机会,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设计则是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中的另一项创新举措。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阅读往往停留在对文本的单一解读与简单的课堂讨论,而在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进其多角度的思维发展[2]。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戏剧表演、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与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式阅读任务,如结合美术、音乐等学科,让学生通过创作绘画或编写歌曲的形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在这些创新机制中,课内外阅读的联动与融合尤为重要。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注重阅读的延展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与课内阅读相结合。例如,在教授与自然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布置与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昆虫记》或其他自然科普类书籍,并将课外阅读的收获带入课堂,促进学生对阅读主题的深入理解。同时,课内外阅读的联动还可以通过阅读报告、阅读分享会等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取更多的阅读经验与启示。

四、案例分析

在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下,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司马光》一课为例,进入文本阅读环节,教师可以先进行初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到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难懂的词语,圈画出来。教师接着通过提问:“司马光做了什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故事情节的走向,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分层设置阅读目标:在初次阅读中,着重引导学生识字、认词,并掌握故事的基本脉络。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描绘的关键场景,如“司马光砸缸”这一段落,并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展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在深入理解环节,教师可以进一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问:“当时小朋友掉进水缸,大家都慌了,为什么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么想到用砸缸的办法救人的?”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司马光在面对危机时的冷静与机智,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危险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设想如果自己是司马光,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从而通过互动和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案例扩展学生的思维,提出类似情境的问题:“如果今天你身边有人遇到危险,你会如何机智地应对?”通过类比和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司马光》中的场景。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可以轮流扮演司马光、掉进水缸的孩子以及其他围观的小朋友。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角色分配不同的台词或任务,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体验角色的心理和情感变化。例如,扮演司马光的学生需要解释自己为何要砸缸,扮演围观小朋友的学生则可以表达自己的恐慌。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文本情境,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评价反馈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基于文本的思维导图或故事结构图,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图,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阅读理解中的表现。

结论:通过对基于大单元结构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可以看出,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实践途径。模块化的单元设计、目标导向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整合以及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设计,有效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碎片化、单一化的局限,有助于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框架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未来,在进一步推广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感,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优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裴晶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大单元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23.

[2] 盛欢.基于大单元结构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机制研究[J].教育, 2023:102-1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