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志超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2533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教学的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作业设计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分析作业内容的层次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及其实施流程,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分层作业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升整体学习效率。同时,在实施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合理分组、清晰的目标设定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个性化发展;差异化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的压力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教学需求。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来实现“双减”目标,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者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层作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应对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旨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学习需求。有效的分层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施分层作业设计时,有几个核心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分层作业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作业前,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包括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等[1]。根据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为每个层次设计合适的作业内容。这种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挑战中取得进步。

分层作业的内容应具有适当的难度和挑战性。作业内容的设计需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获得信心后,再逐步挑战更高层次的思维和应用能力。基础层的作业可以是简单的知识回顾和技能练习,旨在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提高层的作业则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推理和应用,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而拓展层的作业则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挑战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分层的设计不仅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挫败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作业设计应强调多样性,丰富作业形式。单一的作业形式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多种形式的结合,比如书面作业、项目作业、实践活动、游戏互动等[2]。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偏好。例如,某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擅长于书面表达。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教师能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中找到乐趣,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分层作业设计应重视反馈与评价机制。有效的反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后,需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识别自身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基础层学生的反馈可以着重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对于提高层和拓展层的学生,反馈则应关注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同伴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来自教师的专业指导,还能在同伴的反馈中获取新的视角与启发,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通过创新的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方面,作业内容的层次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以及分层作业的实施流程,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策略。作业内容的层次化是分层作业设计的核心要素。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将作业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具体而言,作业可以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

基础层的作业主要聚焦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简单练习,例如基本的加减法、乘除法等。这一层次的作业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而提高层则涉及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进行适度的思考和探讨,内容可以包括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3]。这种层次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拓展层的作业则侧重于探究性和创新性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层次化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体验到不同的挑战与成就感。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是实现分层作业设计的另一重要策略。传统的作业形式往往显得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容易导致学习疲倦。因此,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中引入多种形式,如项目任务、游戏活动和实操练习等,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例如,项目任务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个数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游戏活动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作业形式,可以通过趣味性强的竞赛或挑战,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实操练习的引入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这种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不同的任务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分层作业的实施流程必须清晰,以确保各层次作业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实施分层作业时,先要进行有效的分组,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指导[4]。在分组之后,教师应清楚地向学生传达各层次作业的要求、目标和评估标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接下来的实施阶段,教师应积极进行观察与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疑问,尤其是在学生进行基础层和提高层作业时,教师的支持与反馈至关重要。同时,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识别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分享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经验,以此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共同成长。

三、案例分析

例如,在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中的《走进天文馆——年、月、日》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层作业设计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单位的相关知识。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掌握平年与闰年的区别,以及如何根据日历确定日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年份有366天,而有些只有365天?”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为后续的教学内容铺垫。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教具,如挂历或投影日历,展示不同年份和月份的具体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年中的时间构成。

接下来,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或者图片讲解天文馆的展览,展示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并结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有的年份多一天。教师可以说:“地球绕太阳一圈大约需要365天5小时48分钟,所以我们每四年多出一天,这就是闰年。”通过这样的直观解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年与闰年之间的区别。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对于基础层的学生,作业可以是一些简单的题目,比如要求学生查找一年中的所有月份以及各月份的天数,或是根据给定年份判断该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类基础题目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稍具挑战性的任务,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出某一年到某一年之间的平年和闰年数量,或者让他们查阅日历,判断未来10年中的闰年,并解释其依据。这类任务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概念的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提升其思维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和开放性的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项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天文馆中的时间秘密”的报告,要求他们查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天文数据,并结合课本知识,制作图表展示平年与闰年的分布情况。这类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

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进行作业展示与讨论。基础层的学生可以展示他们对日历和年、月、日的掌握情况,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推算方法,而高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这种作业的分享与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通过同伴互学提升自我。最终,教师可以进行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作业,我们不仅知道了一年有365天还是366天的原因,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结论:综上所述,分层作业设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分层作业设计必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路径研究[J].  2023(12):466-468.

[2] 黄仁颖."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路径研究[J].教师, 2023(14):48-50.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3.14.018.

[3] 邓春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探究[D].西南大学,2023.

[4] 陈蕾."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