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背景;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
正文
核心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身体成长,情感认知,社会交流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小学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优秀的素质培养可以为其打造坚实的“地基”,促进学生未来的个人素质发展。因此要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生实施教学。以体育为例,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是比较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因此体育老师可以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进行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围绕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体育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很多家长包括学校和老师对体育课不够重视,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很多区域的通病,大家都过分追求孩子的学术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平衡发展。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成绩好就够了,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升入好的学校,才有好的未来。学校领导也更加重视成绩,只有升学率上去了才能为学校招来更多优秀的学生,学校的发展才会更好。很多数学、语文等科目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拉课程进度,会体育老师商量,占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或是习题练习,而体育老师们也不好拒绝。这就导致体育课被严重占用,学生们本就少的活动时间又缩短了,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也提不起兴趣,因为没有通过体育课学会什么项目,对体育课自然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了兴趣。综上原因只会导致小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逐步下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对于学校领导和老师,要紧跟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反省自身,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提高体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其次是学生家长,要多关注实事,了解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多给予孩子体育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培养体育兴趣爱好。
(二)硬件设施不足
基于很多相关部门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自然就会造成体育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发生。要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锻炼其体育能力,就要从各个体育项目入手,要知道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有不同,而体育教育也不能只盯着一个项目进行,要进行多方面发展。但学校往往只具备一些基础的体育硬件设施,设施还不够全面,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即时进行体育教学也应该注意其安全防护,但这重要的一点往往被学校所忽视,很多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区域的安全设施还没有建立或者说建立的不够完善。另外,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建立室内体育馆,这就导致在遇到下雨天等不适合在户外教学的情况时,学生只能被迫在教室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或是自己自习娱乐,不能进行体育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共同努力,完善硬件设施,另外笔者建议在购买硬件设施时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购买,避免小学生使用成人使用的器材设施,不利于课程教学也容易发生危险。
(三)部分区域师资力量不足
大城市的小学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方面比较轻微,或是根本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但在一些小城市或是农村,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是常见的。首先是体育老师不够,学校会安排一个体育老师教很多个班,一方面增强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一方面也会造成不好排课的情况,总有班级会少课漏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并不平均。其次就算是有老师,部分体育老师自身专业素养还不够高,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如何更合理的进行教学方面掌握还不精确,因此在体育教学方面会受到一些阻碍。相关教育部门要重视我国体育师资力量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帮助小城市和农村小学引进更多体育人才,达到体育师资力量覆盖全区的目的。
二、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身体健康
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很大,休息时间常通过电子娱乐方式打发时间,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身体成长,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小学生强身健体。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助于学生的身体成长。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学生的肌肉,维持良好的骨密度,增强各个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学生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且从小学开始良好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有助于将来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释放压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行业的压力逐渐加大,且各个阶段的学生压力也在增大。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完成学习后还要面临超量的作业,更有课后还上补习班的,学生的压力渐渐增大,很难不担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收到影响。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通过活动身体,挥洒汗水,肆意奔跑将内心的压抑驱逐出去,留下运动后的畅快。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维持身心平衡,进而为学生提供能量,恢复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应对学习。
(三)社交能力
体育课中常有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参与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也为学生未来在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打造基础。体育课是学生释放天性的平台之一,学生通过和同学之间互相玩耍,完成项目,增强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个性化教学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进行体育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素质,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中,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体育能力更容易提高。以全球重视的足球为例,设计体育大单元个性化足球教学。在足球技能教学之前,拿一节课来了解各个学生对足球的感兴趣程度和技术能力。随后制定教学方案,比如若班级很多学生对足球兴趣不大,那么体育老师要设计提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一环,课前通过竞答的方式向学生们提问,很多小学生都存在单纯的竞争心理,这种方式会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心理,或是讲述足球明显的故事来引起学生们对足球的兴趣。通过了解学生的足球能力设计教学策略,如部分学生不会踢足球或是足球能力不佳,可以在第一节课进行简单的基础教学,随后再跟着学生们的技能提升进行技巧教学。若有学生足球技能不错,不用学习基础教学的,老师可以为其划分区域,让其自行联系射门或防守技巧。在课前可以先向学生们讲述本节课老师设置的目标是什么,随后让学生们自己再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课程结束时对于达到自己目标但没有达到老师目标的,老师要给予鼓励,夸赞其完成了自己的目标,鼓励下一节课再接再厉,跟上老师的步伐。
(二)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基于小学生们的心性采取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就要激励学生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达到事半功效的目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将体育大单元教学很好的融入其中。比如,以篮球为例。设置一个中心的篮球大单元标题,如“挑战地心引力”,随后围绕大单元展开四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组队,告知学生们现在的背景是大家都是游戏里的人物,两个称霸篮球圈的篮球队要进行终极比拼,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起名号,并且自由组队,最终组成两个团队,但两个团队自己又有组成的小团队。第二个分支是比赛,双方小团队分别进行比赛,哪一个团队的获胜次数最多则哪个大团队胜利。第三个分支是领奖,由老师作为颁奖人,给获胜团队颁奖。第四个分支是赛后总结,由老师作为主判官,每位学生发表对于此次比赛的看法以及对于自己团队队员有无意见,老师鼓励大家互相帮助,虚心接受意见。整个流程以一个完整的虚拟游戏流程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提升学生们的球场战术布置能力,提高篮球技术。
(三)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团队合作的能力。体育精神包括拼搏进取,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等。体育教育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明白真正的体育精神。体育老师设计体育大单元团队合作,首先老师根据学生的体育方面的全能发展进行分组,一个小组里有体育全面发展好的,也有发展欠缺的,让组内成员民主选举组长,组队成功后每个小组自己想一个组名和口号。随后老师告知学生大家的体育成绩按照小组形式评估,也就是一个小组的成绩代表整个组内成员的成绩,这样会帮助学生形成一荣俱荣的思想意识,从而进行互帮互助。比如在接力赛跑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一条接力线的成员在一组里面选择,各个小组自己讨论站位,随后进行比赛,赛后失败的小组还要进行自我总结,总结站位有无不妥,大家的跑步训练要不要加强,如何加强,鼓励学生自己课后练习,创建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大家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将这种团队模式一直延续到学期结束,然后每两周进行一次团队评价,评价各个团队的表现怎么样,以及团队中各个组员团队合作的能力如何,对表现好点同学给予赞扬,对表现稍有不足的同学给予鼓励,引导组员之间互相理解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某项技能,还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提高沟通和领导能力。从而增强学生个人自信和责任感,对学生未来处事发展有着正向引导的作用。
二、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如何应用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能力,形成体育精神是目前各体育老师的工作重点。本文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做出几点教学策略建议,包括个性化教学,游戏化教学和合作式教学。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在体育领域的不同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领导团队能力。希望上述意见能为体育教学领域带来有效参考,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的体育全面素质发展要靠各位老师,家长,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共同努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