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对策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晓庆

​(河北省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涿鹿 075600)

摘要

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须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引进虚拟系统开展实验教学;同时,也需要引进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碎片化授课,补充整体化教学中的空缺部分;并且,还需要引进人工智能,开展个性化辅导,给予学生良好的帮助。本文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电工电子专业;信息化资源;对策分析

正文


引言: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依托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是一项关键性的举措。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引进丰富的教学项目,结合多个专题、多个板块,整合多方资源,带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一、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内容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囊括较多内容覆盖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电力拖动。其中,电工基础作为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进行探究,学生需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比如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电能电功率电工基础还覆盖电路分析方法,如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并联分流关系等。此外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还囊括电力拖动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设备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除此之外,在课程体系中还包含电子技术基础,带学生体系化学习电子技术的实践理论和方法,囊括较多理实一体化的研究项目,包含仿真虚拟实践数字化建模,可基于校企合作产学研互动来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因此通过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分析不难看出,整个课程体系框架较大,包含较多的课程内容教师引进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带动学生进行完整全面学习研究

二、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对策

(一)引进虚拟系统,开展实验教学

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结合虚拟系统带动学生进行高效研学探究其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构建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模拟真实电路环境和场景。虚拟实验室中应当包含模拟电路实验电工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覆盖电工电子专业核心实验内容。基于虚拟仿真技术,鼓励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真实的电路操作借此来帮助其直观理解电路工作原理,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虽然虚拟实验系统提供了便捷实验环境,但是教师也需要同步穿插实践操作项目带动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学习。此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带动学生尝试自主建立起实验模型框架在虚拟系统中改变实验参数和变量得到不同的实验结论,以此来加深对电子电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电力拖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以及故障排查等技能。由于电力拖动系统涉及复杂的电路和控制逻辑,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直观展示其工作原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引进虚拟系统,开展实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其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如MATLAB/Simulink)构建了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其中包含了电力拖动系统的模拟电路实验。虚拟实验室能够模拟真实的电力拖动系统环境,包括电动机、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组件。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看到一个模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包括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转子以及控制系统。通过调整系统参数,如电源电压、频率、负载等,学生可以观察到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变化,如转速、转矩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教师鼓励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真实的电路操作。例如,学生可以模拟启动、停止电动机的过程,观察控制系统如何响应并调整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界面上的按钮来模拟启动电动机。系统会显示电动机从静止到额定转速的加速过程,以及控制系统如何根据设定的参数来调整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同时,学生还可以观察到电动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运行状态,如轻载、满载、过载等。在实验室中,学生被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操作一台实际的电力拖动系统,他们根据虚拟实验室中的模拟结果设定系统参数,然后在实际系统中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虚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结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二)引进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碎片化教学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知识较多,囊括多个领域多个板块,包含电工基础电力拖动电子技术基础,教师需充分利用学生的整体化碎片化时间,使教学活动能够全面覆盖。在整体化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依托实体课堂以及专题实践项目,带动学生对某一板块的知识理论进行体系化学习,建立起整体性的认知。基于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来补充整体化教学中空缺部分可依托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资料,带动学生在课后进行补充拓展学习。在实践环节教师需根据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基于整体化教学内容将其中所囊括的知识细节进行梳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短视频资料每个短视频资料应当覆盖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练习题,再配合图片视频动画带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在社交平台上,教师需发布碎片化教学内容,包含每日一题每周一课,鼓励学生利用视频号、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学习探究。同时教师还需要设立在线讨论区,供学生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进社交媒体平台互动模式,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拓展教学空间,使教学适应性灵活性得到强化提升当然碎片化教学内容需要得到合理设置避免信息过载同时能够与整体化课程知识形成互补的格局带动学生进行灵活切换学习

例如,在整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实体课堂和专题实践项目,对“电工基础”课程的某一板块进行体系化学习,如电路分析方法、电气元件识别与应用等。在实体课堂中,教师讲解了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并通过实物电路演示了定律的验证过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对基尔霍夫定律有了整体性的认知。为了补充整体化教学中的空缺部分,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资料。其中,教师利用视频号发布了关于“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短视频资料。该视频资料包含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原理)、教学内容(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定义、特性及等效变换方法)、案例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压源与电流源应用)以及练习题(基于等效变换原理的电路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在课后进行补充拓展学习。此外,教师根据“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将其中所囊括的知识细节进行梳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短视频资料。教师制作了一系列关于电路元件的短视频资料,如电阻、电容、电感等。每个视频都包含了元件的基本特性、识别方法、应用实例以及练习题。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加深对电路元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社交平台上,教师发布了碎片化教学内容,如每日一题、每周一课等。教师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每日一题”栏目,每天发布一道与“电工基础”课程相关的练习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同时,教师还设立了“每周一课”栏目,每周发布一节关于电工基础课程的短视频课程,涵盖该周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三)引进人工智能开展个性化辅导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资源也可充分衔接数字化信息化工具依托人工智能系统,带动学生进行深入高效探究。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情数据包含作业完整情况测试成绩在线互动记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智能分析诊断基于诊断结果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指出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为后续进行个性化辅导提供指引和帮助其中AI系统可制定学习路径推荐学习资源练习题实验项目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反馈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依托AI系统的自然语言功能,模拟教师角色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和答疑,借此,可满足对学生课后高效指导的需求。此外,学校还应当将AI系统收集整理的资料反馈给教师,用于教学调整,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因此学校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引进数字化资源需要强化对学生个性化辅导,依托人工智能系统做到对学生专项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品质

例如,学校引进了一款智能学习平台,平台能够自动收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以及在线互动记录。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准确诊断出学生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例如,系统发现某学生在电路分析方法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而在电气元件识别方面表现较好。基于诊断结果,人工智能系统生成了个性化学习报告。针对上述学生,人工智能系统生成了一份详细的学习报告,指出该学生在电路分析方法上的弱项,并给出了具体的提升建议。报告还展示了该学生在其他知识点上的表现,如电气元件识别的强项。根据学习报告,人工智能系统为该学生定制了一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系统推荐了相关的视频教程、电子书籍、在线课程等学习资源,以及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验项目。例如,系统推荐了关于电路分析方法的进阶视频教程,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该知识点。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对教育方法细节进行把关制定严谨细致教育计划,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其学习品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之昂.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对策分析[J].  2023(1):19-21.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3.01.007.

[2]刘倩.信息化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 2022(1):0131-01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