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多元化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啸寒

河北省定州市杨家庄中学

摘要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通过多元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结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等经典篇目,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多元化;核心素养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负担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索初中语文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设计多元化作业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多元化作业设计则注重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三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探索三峡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撰写报告等方式,深入了解三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量大质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导致课业负担过重。而多元化作业设计则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精简作业量、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等方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例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夜游体验”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附近的公园或古迹进行夜游,并撰写一篇游记。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课文中的意境,还能够减少书面作业的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设计多元化作业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缺乏对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多元化作业设计则注重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导致作业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作业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评价存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的问题。传统的语文作业评价往往注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成绩表现,缺乏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全面评价。而多元化作业设计则注重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导致作业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四、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设计多元化作业的策略

(一)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新性和趣味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创新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合作性作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三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探索三峡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撰写报告等方式深入了解三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还可以注重作业形式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答谢中书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书信写作”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并要求学生以古人的书信格式给亲朋好友写一封表达感激之情的书信。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来丰富作业形式和内容,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注重作业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评价应注重科学性和全面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例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夜游体验”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并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游记。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可以从语言表达、内容构思、情感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行肯定和鼓励。

教师还可以注重作业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性。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不足。例如,在学习《三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三峡旅游规划”为主题的综合性作业,并要求学生制定一份三峡旅游规划方案。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规划方案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方案。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不足,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案例展示

(一)案例一:《三峡》的多元化作业设计

在我校八年级某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三峡》这篇课文设计了多元化的作业方案。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三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三峡的综合性报告或游记,并鼓励他们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案例二:《答谢中书书》的多元化作业设计

在我校八年级某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答谢中书书》这篇课文设计了多元化的作业方案。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古人的书信格式给亲朋好友写一封表达感激之情的书信;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书信交流活动,让他们互相阅读并评价彼此的书信;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书信交流的结果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书信作品。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案例三:《记承天寺夜游》的多元化作业设计

在我校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针对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多元化的作业,旨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与创造力。首先,通过“夜游体验”作业,学生亲身体验苏轼夜游的心境,锻炼了观察力与表达能力。接着,“文言文改写”作业让学生尝试模仿苏轼文笔,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并锻炼文言文写作能力。此外,“课堂辩论”围绕苏轼夜游的意义展开,锻炼了学生的思辨与口头表达能力。最后,“创意绘画”作业让学生以直观方式感受苏轼笔下的夜景,激发创造力。这些作业设计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记承天寺夜游》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结语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多元化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我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够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元化作业设计还能够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新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方案。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将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化作业设计的多元化探索,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咏梅.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花溪, 2023(36):0032-0034.

[2] 舒燕,吴兵霞."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3:16-18.

[3] 吴炜."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3(1):56-57.

[4] 万秀革."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