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设计;家国情怀;语文能力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停留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上,更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特别是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化理解与参与的能力。《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作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其文化认同、家国情怀和语文综合能力[1]。该单元通过情境教学、跨学科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家乡文化的独特性,锻炼文化鉴赏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探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教学目标、情境设计、活动整合和评价体系,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提供实践指导,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参与意识与多维思维能力。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设计
核心素养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对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认同感的塑造。在《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的设计中,教学目标不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获取上,还涵盖了情感态度和文化参与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家乡文化与自我成长的关系
家乡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个体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在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访谈、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深入理解文化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让他们更加理解家乡的历史与变化,还能通过文化传承建立对家乡的认同感。这种认知与体验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中保持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二)掌握语言运用的实际技巧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的访谈与调查,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还要具备信息处理和沟通技巧[2]。例如,学生在访谈中如何提出有效问题,如何记录受访者的回答,并将这些信息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都是语文实践中重要的技能训练。
(三)培养理性思维与文化鉴赏能力
在实际的家乡文化调查中,学生不仅要进行观察,还需要学会从现象中提炼问题,分析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结论。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家乡的文化习俗变化,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原因,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
(四)增强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家乡文化不仅是地方文化的象征,更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探究,学生逐渐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认同感进一步深化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并激发了他们为家乡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实际的文化调查与建设,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实践中得以巩固。
二、情境设计与整合策略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设计:真实文化场景的设计
教学情境的设置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自己所在社区的传统节庆活动为主题进行探讨。以“家乡的春节习俗”为例,学生可以通过与家中长辈的访谈,了解家乡春节的具体庆祝方式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样的情境设置使学生在了解家乡传统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址或文化博物馆,并鼓励他们记录下所见所闻,进一步引导他们结合课堂所学进行分析和反思。例如,在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时,学生可以讨论遗址的文化背景,探讨其与现代家乡生活的关系。这种方式能够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文化情境设计,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家乡文化的独特性,还能在语言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家乡文化传承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整合策略:多维度学习与多渠道资源的整合
整合策略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学科内容的整合。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还涉及到社会调查、文化体验等实际活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学习如何运用语文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其次,整合多种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文化探讨与研究,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合作能力。此外,整合多种资源如图书馆、网络、家乡文化名人等,帮助学生在广泛的信息渠道中获取学习材料,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化研究。
(三)跨学科合作:语文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联动
《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设计不应局限于语文教学,而应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通过跨学科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家乡文化。例如,学生在研究家乡的风俗习惯时,可以结合历史学科了解文化背景,通过地理学科分析地理位置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家乡文化生活的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鼓励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和“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访谈与观察,记录家乡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物品。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访谈的基本知识与技巧,例如如何设计问题、如何与受访者进行有效沟通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选择家乡的长辈、社区的文化名人或对家乡有特殊贡献的人物进行访谈。通过访谈记录,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变迁[3]。同时,撰写访谈记录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过程。例如,某学生通过访谈一位家乡的老手艺人,了解到许多关于当地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与故事。在撰写过程中,学生不仅记录了访谈内容,还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进一步理解了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访谈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细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家乡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该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家乡文化生活的某一方面进行调查。例如,学生可以调查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或是当地风俗习惯的变化。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搜集信息,还掌握了如何分析与处理数据的技巧。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文字材料,并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调查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调查提纲,明确调查的步骤与方法。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网络资料搜集等方式,获取有关家乡文化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在撰写调查报告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文化生活现状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该活动鼓励学生在了解家乡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方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调研,发现家乡文化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例如,某学生组在调查中发现,家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社区缺乏文化活动的场所。因此,他们在建议书中提出了增加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议,并详细阐述了实施该建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建议书,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理性分析与文字表达的技巧。通过建议书的撰写,学生不仅锻炼了语文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此类活动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参与意识。
四、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教学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评价中,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注重对其文化参与态度与行为的评价[4]。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旨在通过观察与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活动成果,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访谈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提问方式、沟通技巧和信息记录能力,评估他们的语文实践水平。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成果性评价
成果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访谈记录和建议书等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成果的完整性、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分。此外,还可以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机制,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文化参与度评价
除了对语言技能的评价,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的参与程度。例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家乡文化调查,是否能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等,都是文化参与度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家国情怀的培养情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情境设计、活动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平台。通过访谈、调查、建议书等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语言运用的能力,更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文化参与与跨学科整合策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培养了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则确保了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层面的全面发展。未来的教学设计中,可进一步深化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更高层次的核心素养发展,增强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多元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宾予.基于研学旅行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例[J].智力,2024,(08):104-107.
[2]蔡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当代文化参与”教学路径探究——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23):86-87.
[3]伍燕萍.高中语文“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案例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4.
[4]侍鲜.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实践活动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3,(05):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