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正文
1.引言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的语言技能、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新的课程改革浪潮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写作教学着重于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涵盖了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进步与提高、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继承与认知等多个领域。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审视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状况,并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与实施手段,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们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借鉴。
2.核心素养下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2.1加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着重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析能力。写作活动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进而形成独立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写作时,学生必须对题目进行详尽的分析,确立写作的目标和对象,进而决定恰当的写作内容和风格。
2.2承认书写教学的性质
书写教学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下的写作教学承认书写教学的性质,强调书写规范和美观。通过书写教学,学生可以提升其文字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书写不仅是文字的表达工具,更是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外化形式。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书写教学,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3.1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写作教学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缓慢,写作兴趣低下。
3.2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式较为单调,通常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缺少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常常感到表达困难,缺少真挚的情感,使得作文显得内容贫乏,缺少特色。
3.3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反思和改进的动力。此外,单一的评价方式也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核心素养,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4.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与实践策略
4.1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兴趣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定具体的写作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目的和受众。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个地方,并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去过的好地方,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要推荐一个好地方,你会选择哪里?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内容,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好地方”,如风景名胜、公园、博物馆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特色。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要推荐一个地方,你会选择哪个?这个地方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互相启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写作方向。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这个地方有哪些特别的景点或者活动?你去的时候天气怎么样?那个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组织写作内容。
在明确了写作目标和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描写某个景点的优秀作文,和学生一起分析范文中的好词好句,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借鉴,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阅读和评价作文,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4.2转变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基本的写作技能,更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学会从多个视角审视和思考问题,以此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文章。以四年级上册的《习作:我的家人》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介绍家人”写作模式,激励他们从独特的角度和细腻的细节出发,书写出充满个性和特色的作文。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首先激发学生的思考:“你的家人有哪些独到的特点?你认为哪些事情最能体现他们的性格或特征?”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家人的特别之处。紧接着,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分享家人之间有趣或特殊的经历,比如“爸爸烹饪时的趣事”或“妈妈讲故事的独特风格”。通过这样的分享和讨论,学生能够相互激发灵感,挖掘出自己作文中的创新元素。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富有创意的范文,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新颖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文。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通过描述家人日常的小动作来揭示其性格特征的范文,与学生一同分析作者是如何利用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运用这些技巧。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通过模拟真实的对话和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表达家人的特点。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惧怕犯错,让他们明白创新往往伴随着不断的实践和修正。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提炼创意,完善表达,从而使学生的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情感和智慧的结晶。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更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创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创新的种子,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读写结合,积累素材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着重于读写的深度融合,通过阅读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经典文学作品,从中吸取养分,同时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技巧巧妙地转移到写作实践中去。以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写观察日记》为例,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观察日记,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日记的结构布局、语言运用以及描写手法。这样的阅读分析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观察日记的精髓和写作要领,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接触这些精选的观察日记,一起剖析日记中的观察视角、语言特色和描写技巧。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观察日记的写作特点和关键技巧。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活动,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对象,如植物的生长变化、小动物的日常行为等,进行深入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观察记录表,辅助学生系统地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节,同时鼓励他们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的方向。此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观察日记进行整理和润色,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通过班级展示和分享,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和自信心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展,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优化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总之,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表达,从而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5.结束语
概而言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工作,教师需在教学活动中持续进行尝试和革新。通过确立教学目标、改变思维模式、整合阅读与写作、改革评价体系等手段,教师能够助力学生构建扎实的写作功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石。期望本文的研究与讨论,能够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贡献实用的思路和范例,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雪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优化策略[J].小作家选刊, 2023(10):0014-0017.
[2] 聂颖 赵风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 2024.
[3] 刘燕.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