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语篇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正文
一、语篇的内涵概述
语篇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句子或话语构成的,在特定的语境中传达完整的信息和意义。语篇分析是对篇章或长文本进行综合研究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及主题,揭示语篇中的意义和信息组织方式。
宏观结构分析指对语篇整体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分析。宏观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通过分析宏观结构,人们可以把握整个语篇的主旨和逻辑发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论证过程。例如,在一篇议论文中,引言部分会引入话题和阐述问题,主体部分会提出论点和支持论点的理由,结论部分会总结观点并呼应引言。
微观结构分析通常指对语篇中句子和段落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分析。微观结构包括句子间的衔接、段落的组织和语言的组织方式等。通过分析微观结构,人们可以了解语篇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
主题分析主要指对语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进行分析。主题是语篇的核心内容,通过关键词、重复表达、主旨句等方式体现。通过主题分析,人们可以理解语篇的中心信息和作者的观点。例如,在一篇新闻报道中,主题是报道的事件或情况,通过重复提及事件的关键词和重点描述来强化主题。通过主题分析,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二、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
语篇分析理论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经典理论,主要是指通过对语篇进行整体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中的语言结构、语用功能以及文本内外关系进行揭示的一种理论方法,语篇分析更加重视语言在具体语境当中的应用,更加强调语言的工具性。
第一,语篇分析理论认为文本主要是以多个相互关联的词汇、短句、句子、段落等共同组成的,再借助各种关联手段对文本的层次结构进行构建,这才形成了语篇。 所以,在对语篇进行分析的时候,应当对语篇的层次结构进行重点关注;第二,语篇分析理论认为文本的连贯性主要是借助不同语言单位进行连接的,如词汇、短语等,文本的连贯性不仅仅是指词汇、语法上的连贯性, 还包含上下文之间存在的连贯性;第三, 语篇分析理论认为想要对文本进行充分地理解,需要读者在文本背景知识的支持以及具备推理能力的情况下, 对文本中蕴含的隐藏信息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地理解; 第四,语篇分析理论认为文本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本结构的构成元素能够使文本的功能得到实现,还能够起到传递信息与情感的作用;第五,语篇分析理论认为文本中语言的时候通常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 语言应用的不同就会导致语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对语篇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时候,需要将语篇中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考虑其中。
三、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阅读要点
新课标指出,教师需从 What、Why和How三个维度剖析语篇,即思考语篇的主题和内容、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笔者在备课阶段剖析语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逻辑,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探究语篇主题意义,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明确了该语篇的教学要点。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语篇“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时,笔者是这样进行的:
【What】本语篇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范畴,围绕“talk about past events”话题,讲述了发生在美国Alabama的一场暴风雨事件,描述了暴风雨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不同的天气情况,主人公Ben一家沉着冷静地应对这场自然灾害,以及在暴风雨后小区的人和Ben全家共同打扫卫生、清理环境的故事,展现出虽然这场灾难破坏了许多东西,却把人们的心拉得更近了。
【Why】该语篇的主题意义定位为“共渡难关”,彰显人们在灾难来临时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美好品质,旨在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互帮互助共同努力,为创造美好社会付出努力。
【How】这是一篇记叙文,以暴风雨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的时间先后顺序展开描述,出现了较多的新词汇如storm、area、wood、against等,过去进行时以及阅读策略是本语篇的教学重点。本单元主题意义是培养学生在困难时期主动帮助别人、共同克服困难、造福社会的良好品德。
2、深入了解细节
分析衔接手段有助于学生把握语篇的细节,因此,教师可以从语法、词汇和逻辑关系词三个角度展开相关教学工作。从语篇解读角度来说,这既可以强化学生分析语篇衔接手段的意识,又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了解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角度和方法等。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说,上述活动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的提升和语篇分析能力的发展均有积极影响。
例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B 2b语篇中包含David写的一封邮件,其目的是“make an invitation”,还包含He Wei和Jake回复David的邮件。教师指导学生初步浏览语篇,了解各个邮件的主题后,可引导学生关注其中运用的衔接手段,并鼓励学生分享语篇分析成果。在此环节,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能够找出课文中表示转折、原因等的词汇,如“however”“because”等,但可能会忽视重复、照应、替代等衔接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关注相关信息,如针对David写的邮件,教师可以请学生找出修饰聚会的词汇,即“surprise”,并请学生分析后文是否重复出现了“surprise”或与之相关的词汇、句子等,从而让学生关注到“Bring Ms. Steen to the party without telling her so that she can be surprised.”。由此,学生会提出“without telling her”“be surprised”与“a surprise party”相照应,可以更好突出聚会的性质。此外,教师还要分析回复邮件时可运用的衔接手段,如指导学生分析Jake的邮件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在“the party preparations”这个短语中,“preparations”运用了替代的手段,即替代了David所写邮件中寻求帮助的内容,如准备食物和饮料、设计聚会游戏、准备游戏相关的材料等。以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语篇衔接手段,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理解语篇细节,加深学生对语篇内容的解读深度,并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搭建学习支架
在推动学生进入语篇分析状态之后,教师需为学生搭建支架,以指导学生深度分析语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特点,从词汇和短语、语篇衔接技巧、语篇结构、语篇相关文化知识等角度为学生搭建一个或多个支架,确保学生可以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例如,在结合“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 2b中的语篇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组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读写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如下支架:
(1)导读清单支架
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导读清单支架,提供有助于学生深度解析语篇的资源。在导读清单支架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推动学生解读语篇。①启发学生分析语篇中的并列句和复杂句。教师可以通过将一个句子拆分为多个句子、划分句子结构等多种途径助力学生解读长难句,了解作者如何传达信息,并由此出发,积累精彩句式。②启发学生分析各段首句。本篇课文的各段首句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各段首句,助力其快速梳理语篇内容,加深对语篇主题的认识。③启发学生关注文章衔接性语言。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衔接流畅。作者通过多个连词和具有统领性的句子,提升了语篇内容的衔接性。教师应由此出发,启发学生系统整合语篇衔接的技巧。
(2)影音资源支架
部分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深度不足,难以想象作者通过文字描述的场景,却无法真正理解“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make robots look like humans”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内容,教师需要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源支架。教师可以分享与机器人相关的电影作品片段,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直观地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加深对机器人的认识,并由此发散思维:人们是否能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是否应该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
4、引导迁移拓展
通过迁移拓展阅读,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篇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领域以及最新时事热点等相结合,提升他们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这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英语文章、书籍或网站等来实现。
例如,在学习“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同时,教师可以针对环保这一主题,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例如阅读与环保相关的英语文章、书籍或浏览相关网站等。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探索更多关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从而加深对这些重要议题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当将最新的时事热点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与语篇主题相关的最新发展动态。例如,在环保主题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有关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政策等方面的最新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相关政策的最新进展。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英语阅读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将英语阅读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阅读。比如,可以将英语阅读与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连接,探讨废物再利用对环境和艺术的影响。通过这种学科交叉阅读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篇内容,还能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通过将英语阅读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领域以及最新时事热点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语篇,还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语篇分析的教学方法,将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娟. 语篇分析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21(28):21-22.
[2] 王兰.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1(1):7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