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教学设计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于建英

山东省华侨中学 2667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还应培养其历史素养,具备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以史料作为分析证据,强化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从历史事件产生背景、历史人物行为动机、历史现象多重解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历史基础。文章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提出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等措施,进一步创新历史教学设计,确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新课改

正文


一、引言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历史素养,使其运用史料进行观点论证,具备较强的批判性、辩证性思维,培养学生叙述历史、认识历史的能力,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教材内容作为历史教学的根基,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整合书本内容,搭建结构化、系统性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逐步形成优良的历史学习能力,为教学设计创新奠定基础。文章旨在研究从哪些角度整合历史教材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学设计创新方法,有效改善高中历史授课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及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

(一)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

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产生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文化等要素,便于学生高效理解历史事件,为后续历史事件起因、影响教学奠定基础。一方面,在分析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时,应对当时期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及价值观进行研究,例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知识点中,教师应从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展开论述,分析该思想对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影响;或者通过“明清小说”,来探讨明清时期社会文化的变迁[1]。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可便于学生了解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例如,“工业革命”知识点中,人口增长、农业改革及市场需求等要素,造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推动工业革命进行。

(二)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

在分析某一历史人物时,教师应剖析其心理与动机,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便于学生准确理解人物的决策过程,并分析历史人物行为的行动目标与动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一是心理分析,在“拿破仑”历史人物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在法国大革命后崛起的原因,以及最终失败的多维度因素。在分析“毛泽东”历史人物时,教师应讲述毛泽东早期经历及其思想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习毛泽东的领导风格及决策动机,有利于快速理解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必然性。二是动机分析,在“南北战争”教学中,教师应分析林肯反对奴隶制的原因,他所制定的政策对美国历史的影响;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孙中山的革命理想,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的根本原因。

(三)历史现象的多重解读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在解读历史现象时,教师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辩证推理能力,更准确地分析历史现象起因、过程、影响,提升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一是经济角度,讲述“罗斯福新政”现象时,教师应分析罗斯福政策制定的经济措施,对当时经济危险的影响。二是政治角度,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时,教师应从政治背景进行叙述,讲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对苏联的影响。三是文化角度,从文化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认识到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例如,探讨唐宋时期诗词的繁荣,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四是国际环境与关系角度,理解国际局势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分析一战爆发的国际背景,探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如何导致全球性冲突。

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

为创新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转变历史教学方式,丰富授课方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活动,改善历史教学质量。第一,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融入“以生为本”思想,将学生作为历史课堂中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创新分层教学设计,对于历史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予差异化教学方案。第二,教师应引入情境教学法,设计丰富的历史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小组合作情境等,优化历史课堂呈现效果,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三,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趣味游戏,充分发挥趣味游戏育人价值,营造轻松、愉悦的历史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四,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制定历史项目式学习活动,基于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及能力,确保历史教学设计有效性。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引入先进、智能的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设计效率,为历史教学高效进行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使用AI技术自动生成教学方案,显著提高历史教学设计效率,为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动画视频、纪录片等素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强化历史课堂吸引力。然后,教师应借助互联网平台,调查高中生的历史学习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优化历史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技术设计,呈现更好的历史教学效果[3]。最后,教师应整理数字化教育资源,便于学生开展自主预习、复习活动,提高后续教学效率,并有效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三)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师应当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根据教学设计与方案,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改善教学设计,又能够强化历史教学整体效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可持续发展。一是优化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评价设计中,不仅要评估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度,还应检验其历史素养、逻辑分析能力等,强化评价结果全面性。二是创新教学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应增设实践型作业,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更精准地评估其历史学习水平,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推动“双减”政策落实。三是增加教学评价主体,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应设计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环节,确保评价结果客观性,全面落实高中历史“教学评”一致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深入挖掘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教师应当从历史事件产生背景、历史人物行为动机、历史现象多重解读等方面进行整合,构建全面化、系统化的历史知识结构,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辨性思维。文章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提出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等措施,从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运.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历史情境链的设计思路[J].教学与管理,2024,(22):47-51.

[2]董均坤.浅谈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内容特点与应对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09):62-64.

[3]马维林.立德树人视域下历史教学的审美意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选择与价值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7):110-117.

 

作者简介:于建英 1975.01 01 女 山东青岛平度市旧店镇 汉族 本科 中学一级  历史教师 山东省华侨中学 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