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幼儿劳动启蒙中的作用及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晓冬

山东省临清市机关幼儿园 山东聊城 252600

摘要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幼儿期是劳动意识和精神形成的关键阶段。本文以绘本阅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在幼儿劳动启蒙中的独特价值和实践路径。研究阐释了绘本阅读在启迪劳动意识、磨砺劳动技能、铸就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多维功能,并从绘本选择、实践结合到氛围营造等角度,构建了一个系统、立体的幼儿劳动教育框架。通过精心选择、深度阅读和情境延伸,绘本成为幼儿认识劳动、热爱劳动的重要媒介,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关键词

绘本阅读;劳动启蒙;幼儿教育

正文


引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劳动的内涵与价值正变得越发丰富和深邃。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幼儿对劳动的认知和理解似乎正变得愈发模糊。如何在幼儿心中点燃对劳动的热爱,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成为教育者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绘本,这一充满魔力的艺术形式,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把通向劳动世界的金钥匙。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绘本正悄然成为连接幼儿与劳动世界的桥梁。

一、绘本阅读在幼儿劳动启蒙中的作用

(一)启迪劳动意识

绘本阅读是幼儿认识劳动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像语言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为幼儿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劳动认知空间。在这个充满想象和真实的世界中,幼儿得以跨越物理和认知的局限,深入理解劳动的多元内涵。绘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与图画,更是一座连接幼儿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的桥梁,通过艺术的形式传递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绘本中描绘的劳动场景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勤劳与智慧,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建构劳动观念。这种认知构建并非枯燥说教,而是借助故事的张力和画面的感染力,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好奇和向往。通过绘本,幼儿逐渐理解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从而萌发对劳动的敬畏和热爱。

(二)磨砺劳动技能

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绘本阅读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路径。绘本通过生动形象的叙事方式,将抽象的劳动技能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操作过程,使幼儿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图画和文字中,每一个劳动步骤都被细致入微地呈现,犹如一部微型教学指南,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绘本不仅仅停留在技能传授的层面,更注重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故事中的角色挑战和情节设计,幼儿学会用创造性思维应对劳动中的困难,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这种学习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动手热情,培养了耐心、专注和毅力。绘本阅读犹如一个开放性的劳动实验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逐渐建立起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实践能力。

(三)铸就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其培养应从幼儿时期开始。绘本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元的叙事策略,将抽象的精神品质转化为生动具体的范例。在这些精心编织的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是劳动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展现出坚持不懈的品质、团队协作的智慧以及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与感恩。绘本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深入触及幼儿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幼儿逐渐理解责任、合作与坚持的深刻内涵,这些品质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的精神底色。绘本阅读如同一所无形的精神学校,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劳动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绘本阅读在幼儿劳动启蒙中的应用

(一)精选绘本,播撒劳动种子

在绘本选择中,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契合度至关重要。优质绘本应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场景,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1]。例如,描绘家庭日常劳动、手工制作、园艺种植等主题的绘本,能够将抽象的劳动概念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通过这些画面,幼儿可以直观地感受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背后付出的辛勤与智慧。图画的艺术性同样是绘本吸引力的关键。色彩鲜明、构图生动的绘本如同一场视觉盛宴,能够瞬间捕捉幼儿的注意力。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一件艺术品,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夸张的色彩语言,将劳动过程转化为充满趣味的视觉体验。比如《忙忙碌碌镇》中绚丽多彩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场景,还激发了幼儿对劳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故事情节是绘本传递劳动价值的灵魂。一个优秀的劳动主题绘本应当情节有趣、寓意深刻,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譬如《胡萝卜种子》这类作品,用简单而富有哲理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坚持不懈的劳动精神。通过主人公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历程,幼儿不仅能感受到劳动的艰苦,更能领悟到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二)实践结合,耕耘劳动田地

绘本阅读的价值不应止步于纸面,更要延伸到实际行动中。家务劳动是幼儿接触劳动最直接的途径。教育者可以巧妙地利用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劳动。例如,阅读《小威利做家务》后,可以设计具体的家务参与任务,如整理自己的玩具、帮助折叠衣服、协助准备餐具等。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而非将其视为负担。手工制作和园艺种植为幼儿提供了更丰富的劳动实践空间。通过绘本导读,可以将抽象的劳动技能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以《第一次种圆白菜》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整套种植实践活动:从准备种子、选择土壤,到播种、浇水、观察植物生长,每一个环节都是宝贵的劳动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劳动技能,更能培养其耐心和责任感。角色扮演是幼儿学习劳动的生动方式。通过模仿绘本中的人物和场景,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以《忙忙碌碌镇》为蓝本,可以在幼儿园创设多样的职业角色扮演区,如医生诊室、超市收银台、农场等。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不仅学习职业技能,更能理解每种职业的社会价值,萌发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2]

(三)氛围营造,滋养劳动心田

劳动教育需要系统性的环境支持。家庭是幼儿最初的教育场域,家长的示范作用不可替代。父母应当将劳动视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邀请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3]。例如,在做饭时让幼儿协助简单的准备工作,在整理家居时教授基本的清洁技能,通过共同劳动增进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和日常活动中,创设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情境。校园内可以开展绿化劳动、环境卫生维护等活动,让幼儿切身感受劳动的意义。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资源,通过故事导读、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培养其劳动习惯和责任感。社会氛围对劳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场所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展览和体验活动。通过参观工匠作坊、观摩劳动技能展示、参与简单的劳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拓宽幼儿的劳动视野,培养其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重要的是要让幼儿理解劳动的社会价值,感受劳动者的伟大和智慧。

三、结束语

绘本阅读是幼儿劳动启蒙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智慧。通过精心选择、深入阅读和实践延伸,我们可以为幼儿播撒劳动的种子,培育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让我们携手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尊重、热爱劳动的成长环境,共同谱写劳动教育的华美篇章。

参考文献:

[1]李娟珍.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与策略[J].亚太教育,2023,(20):119-121.

[2]姚兆月,张娇.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启蒙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9):90-92.

[3]郭晴,王海艳.幼儿职业启蒙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108-1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