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生命安全健康教育;高中;体育与健康
正文
引言
在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社会矛盾也变得越发突出,青少年生命健康与安全问题也深受社会各界所关注,如何有效强化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成为教育领域教学新方向。而相较于其它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本就着重凸显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中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所以对比其它课程该课程可谓是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主要阵地,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局限于体育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单一教学理念,捕捉可以利用的时机来对学生展开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这样就能切实提升育人效果。而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革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健康理念
在青少年安全问题频发的环境下,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也成为当下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强化高中生健康意识、生命安全认识的有效策略[1]。为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革新自身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中蕴含的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因素,并且将其渗透于整个体育与健康教学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等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接受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命安全健康意识,并且让学生将其无形转化成为自身健康信念及生命安全理念,这样学生自然会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以此来树立起健康、安全的行为规范,从而切实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为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及技能时,为学生适当渗透一些安全防范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第一”的正确认识,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同时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起生命安全健康理念。
二、 捕捉教育时机,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贯穿教学实际
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即可发现,其有专门为学生增加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程及单元,而要想真正起到较为理想的生命安全健康教育效果,教师自然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捕捉教育时机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这样才能确保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能够贯穿于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全过程,从而切实凸显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功效。在这一过程中,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来为学生选择适当的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内容,然后再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现实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管是在理论知识亦或者是实践训练中都能接受生命安全健康教育[2]。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滚翻练习”相关技巧及知识要点时,就可以为学生巧妙渗透一些安全健康教育内容,如在为学生介绍滚翻练习基本知识与技巧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及落地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受伤、摔倒等情况发生。又比如,教师还可以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篮球比赛中的不同紧急情况来让学生分别扮演受伤者与急救员,借此来让学生应急处理能力、安全意识得以强化,从而真正有效确保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 适时引入案例及资源,推进生命安全健康教育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对学生展开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适时引入相关案例及资源,借此来进一步推进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案例及资源引领下形成深刻的感悟及认识,从而切实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案例与资源的引入,不仅能够作为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及拓展,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聚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及时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或者是生动直观的资源,这能让学生形成更为良好的情感共鸣,从而切实强化学生生命安全健康认识。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引入一些突发事件的案例、传染病爆发的案例,借由这些真实与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相关的案例来让学生思考自己如果遇到这些突发事件会怎么处理?这样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均能在案例分析及讨论中得到强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引入多媒体资源,通过挑选与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来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在激发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传授生命安全健康相关知识,真正提升教学趣味性及有效性。以“核心力量”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动态、直观展示出正确的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同时结合视频情境来为学生介绍不当训练有可能对于腰部造成的损伤及影响,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视频直观情境下强化自身运动技能及生命安全健康认识,从而切实优化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3]。
四、 渗透应急避险能力教育,强化生命安全健康教育
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要想有效融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应急避险能力教育,这样能切实提高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意识及能力,有效减少学生因为运动造成的损伤及问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价值不单单只是体现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上,同时还包含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养成尊重生命、守护生命的正确生命安全健康意识等多方面。为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开展应急避险能力训练,这不仅能创新体育教学,还能更好地落实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为学生适当讲解一些应急逃生技能,如对于踩踏事件的预防及处理、体育运动损伤发生之后的自救与互救方法等,这样就能切实提高学生自救及互救能力。此外,还可以为学生积极开展一些拓展训练,如生存技能训练、野外生存能力训练、极限运动训练等,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体育技能,还能强化学生在困境及灾难中的生存能力,有效助推学生良好体育精神及品质形成,同时还能助力于学生应急能力及生命安全健康认识得以强化,从而切实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效果[4]。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本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助推高中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将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全过程,然后再通过引入相关案例、渗透应急避险能力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安全健康意识,同时还能深化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从而切实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民.高中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1):4.
[2]阮辉,吴华.海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5):2.
[3]王玖华.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生命安全理念的研究[J].体育视野, 2020(8):81-82.
[4]孔祥.生命教育思想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