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差异化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正文
引言
中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与一定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数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对中职学生后续专业学习以及综合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中职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个体差异明显,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很难契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时差异化教学理念顺势出现,它着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各自特点与需求制定对应教学方案,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而有效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深入探究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与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分层
由于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不过他们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方面却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时,必须周全地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不同,做好合理分层工作。具体而言,教师要借助多种渠道去收集相关信息,像安排入学测试,细致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认真分析作业完成的质量、速度等情况,还要时常与学生单独交流,通过这些途径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1】。随后依据整体的综合表现,把学生划分成A、B、C三层次,分别对应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中等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而在分层这个环节,要着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跟学生讲清楚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学更贴合他们的实际,助力成绩提升,绝不是给他们区分好坏。而且,分层并非一成不变,后续还需要参照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适时做出调整,以此激励学生凭借自身努力,朝着更高层次去发展。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了合理分层之后,教师接下来的关键任务便是依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求,对教学目标实施分层。这一步骤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成长意义重大,以“平面直角坐标”这一课时教学为例便能清晰展现其重要性。比如,对于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A层次学生而言,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深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的概念本质,熟练掌握坐标变换、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其去解决复杂的几何图形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图形变换等拓展性问题,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B层次的学生,目标侧重于扎实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的基本概念、坐标轴的构成以及如何准确确定点的坐标等核心知识,能运用所学去解决课本及配套练习册中的常规练习题,逐步增强对知识的运用熟练度。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C层次学生,教学目标则聚焦于先让他们清楚平面直角坐标是用于确定位置的一种工具,理解横纵坐标的简单含义,能在简单示例中准确找出点的坐标,帮助他们夯实基础。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并获得相应提升。
(三)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是中职数学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在实施差异化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实数”这一课时为例,对于A层次学生,结合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在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比如深入探究无理数与有理数在数轴上的精确表示,以及实数运算中的一些复杂规律,像根式运算的拓展应用等,引导他们去钻研更具深度的知识【3】。B等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则需要围绕教材核心,重点放在清晰区分各类实数、熟练进行常规的实数四则运算等方面,通过典型例题帮助他们扎实掌握这些关键内容,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而基础薄弱的C层次学生,教学内容着重简化,从生活中常见的实数实例引入,像商品价格、物体长度等,先让他们直观认识实数,再慢慢学习实数的简单表示与基础运算,降低学习难度。
(四)教学方法分层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对知识的需求自然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开展差异化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分层,以此来适配不同学生群体,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以“全等三角形”这一课时的教学为此,对于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比如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像如何在复杂图形中快速判定全等三角形并运用其性质去证明其他几何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查阅资料,深入挖掘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B层次学生,适宜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全等三角形实例,逐步启发他们去归纳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性质特点等,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扎实掌握知识点,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C层次学生,直观教学法更为合适。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模型展示全等三角形,让学生直观看到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特点,再通过简单的图形对比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慢慢跟上教学进度。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效果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数学差异化教学极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会依据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同时针对各层次制定与之适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处在契合自身的学习层次中,接触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不再像以往那样面对数学学习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觉得太过简单【4】。学生能够从中收获成就感,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更积极地投入到中职数学学习中。
(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从学习成绩这一角度进行观察,中职数学实施差异化教学后,成效显著。之前,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传统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成绩提升缓慢。而差异化教学推行后,情况大为改观。C层次的学生,因教学更具针对性,基础知识掌握得越发牢固,低分率明显下降;B层次学生能稳步提升,平均分逐渐提高;A层次的学生则有了拓展空间,高分段占比增多,各层次学生都在这一模式下实现了成绩的有效提升。
(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中职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把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尊重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然后开展差异化教学与指导,为不同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倾向的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契合自身的学习模式下不断成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为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意识到这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持续优化差异化教学方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职数学教学,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职人才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俊.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与效果分析[J].科教导刊,2023,(20):101-103.
[2]段秀香.中职数学差异化教学实施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3,(05):137.
[3]王川.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文库,2022,(13):73-75.
[4]陈荣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3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