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景教学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戴广杰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陈洋中学 224300

摘要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如何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新时代人才,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将生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情景教学可以让高中生物的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其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如何通过情景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念与社会责任感等,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情景教学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能力。高中生物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向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究精神,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困难时也能快速解决对于相关教学工作者,尤其是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利用好教材,通过精心编排的实验、案例与实践活动,为情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的教学。

一、通过实验室实验,奠定科学探究的基石

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实验室实验是探究的基础。实验构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学生们不再仅仅被动接受着知识,而是通过实验过程,来利用知识,巩固知识,主动构建知识。学生们也可以在生物学实验,验证课本上的理论,加深对复杂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有助于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强化学习效果。此外,实验还可以促进团队协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为将来从事科研或其他职业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首先,学生们需要通过课堂,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接着,则需要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实验室中使用专业仪器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片氧气释放量的变化。教师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陪同,确保学生们的操作正确,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指导。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学会使用实验设备的方法,还学会了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最终,还需要学生们提交实验报告,作为实验的回顾和总结。这一系列流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价值。

二、通过野外考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生态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部分。其关注的是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就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野外考察活动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真实情景中的生物与环境,可以获得更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野外考察作为一种现场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直面生态环境,近距离观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运作,促进对生态学原理的深入理解。此外,此类活动还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是培养生态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之后,可以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学生参加“森林生态调查”活动,将目的地设在当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学生们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深入山中林间,观察并记录植被种类、动物踪迹及土壤类型,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对应课本知识进行实地学习。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前往测量树木直径,有的则采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有的拍摄生态照片。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通过整理数据,来绘制生态地图,分析森林生态健康状况,提出保护建议。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态学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热情,体现了生物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借助案例分析,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

案例分析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工具,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相联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的应用场景,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若是纸上谈兵,只解决理想化的问题,是无法提高其在现实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因此,案例分析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不仅能够检验所学知识的正确性,还能学会批判性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许多生物教学内容都有着广泛的实际案例基础。以“遗传病筛查与咨询”这一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引入“家族遗传病史调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常见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并讨论遗传咨询的意义。学生们可以借助许多著名案例,例如欧洲皇室的“血友病”,来搜集相关的资料与文献,阅读之后进行整理。同时还需要收集相关遗传疾病的信息,包括发病率、遗传模式、预防措施等,设计一份家庭遗传咨询手册。学生们在探索过程中,需解释遗传原理,学习相关知识更加神层次的内容,并联系社会实际做出倡导。这种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遗传学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人文关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四、借助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框架内,自主探究、设计解决方案,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与创造性应用。研究表明,适当的挑战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项目式学习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要应用生物学知识,还需要跨界学习,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以完成项目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为“城市水质监测与改善计划”的项目,学生则可以组成跨学科小组,来共同研究本地河流污染情况。通过实地取样、机构检测、数据分析等方式,分析水质指标,识别主要污染物来源。此外,学生们还需要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所查阅的文献资源,制定一个净化方案。方案可以不是特别完美,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感受到探索的魅力。同时,这个项目也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展示了生物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五、通过跨学科研讨,拓宽学生视野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经难以应对挑战,跨学科研讨应运而生。跨学科研究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审视问题,促进思维灵活性与创新力。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整合这些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研讨,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们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人体器官仿真与仿生设计”研讨会,要求学生从生物学、工程学与医学角度,来探讨人造器官的可能性与挑战。学生们需要分组,来研究如心脏、肾脏等人造器官的最新进展,同时分析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实用性。这种跨学科学习模式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兴趣,为未来生物科技领域的潜在突破播下了种子,也促使了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情景教学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室实验、野外考察、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研讨,可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应持续探索创新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贴近实际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成长为具备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巨玉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景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2020,(19):90-91.

[2]唐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情景化教学探析[J].教育界,2020,(01):37-38.

[3]张时光.创设高中生物教学情景的研究与实践[J].高考,2020,(18):124.

[4]张小艳.高中生物生活化情景创设教学的策略研究[J].高考,2020,(02):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