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应对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青阳卓玛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811399

摘要

消化内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药物治疗在疾病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文章首先分析了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然后从加强医院药物监管、优化患者用药指导以及提升内科医生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合理性,促进广大内科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药物监督;医生专业素养

正文


引言

在医学的浩瀚领域中,消化内科作为维护人体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分支,其药物治疗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消化系统作为人体吸收营养、排除废物的核心系统,其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机能与生活质量。当面对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炎乃至更为复杂的肝胆胰疾病时,消化内科用药便成为了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促进康复的关键手段。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消化内科用药的种类日益丰富,从传统的抗酸药、胃肠动力药到现代的质子泵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还更加注重患者的用药安全与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消化内科用药的最新进展、临床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医疗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共同守护消化系统的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一)质子泵抑制剂(PPI)与铋剂合用

一方面,存在药效冲突。当PPI与铋剂同时口服时,PPI会迅速提高胃内pH值,导致铋剂失去所需的酸性环境,从而无法有效沉积于胃黏膜并发挥抗Hp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因此,两者同时应用会相互削弱对方的药效,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影响根除Hp的疗效。Hp的根除治疗依赖于PPI提高胃内pH值以增强抗生素的除菌效果,同时铋剂也发挥重要作用。若两者同时应用导致药效冲突,将直接影响Hp的根除率[1]

(二)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合用

当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同时应用时,抗生素可能会杀灭或抑制生态制剂中的活菌,导致生态制剂的疗效降低或失效。另一方面,生态制剂中的活菌也可能含有耐药因子,这些耐药因子有可能传递给机体中的其他细菌,造成耐药因子的扩散和耐药菌的产生。肠道菌群失调是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生态制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若与抗生素合用导致生态制剂失效,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三)氟哌酸(诺氟沙星)与制酸剂合用

制酸剂主要通过中和胃酸来提高胃内pH值,从而缓解胃部不适。然而,这种作用却会干扰氟哌酸的吸收。氟哌酸在酸性环境中吸收较好,而制酸剂的使用会改变胃内环境,导致氟哌酸的吸收减少,血药浓度下降,进而降低其抗菌效果。肠道感染患者常伴随腹泻、便血等症状,部分医生可能会同时开具氟哌酸和制酸剂以缓解症状。然而,这种联合用药却可能因药效减弱而延误病情,影响患者的康复。除了影响吸收外,制酸剂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与氟哌酸发生相互作用,进一步降低其疗效。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涉及药物的代谢、分布和排泄等多个环节,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2]

二、应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医院药物监管

建立健全药物监管体系。医院应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业务院长任副组长,药剂科科长和资深专家为成员的合理用药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定期审查用药情况,制定合理用药政策,并监督执行。制定和完善药物采购、储存、使用、监测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实施药物监测与评估,医院应建立药物使用监测常态化工作机制,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行为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临床常用药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根据评价结果,优化药物使用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加强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医院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与配合,共同推进合理用药工作。例如,药剂科与临床科室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用药方案并监测用药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药物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患者用药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为医生提供全面的用药参考[3]

(二)优化患者用药指导

完善用药指导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用药指导制度,明确医生、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在用药指导中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制度保障,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全面、细致的用药指导。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南、药盒或药盖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药物。同时,可以开发电子化的用药管理系统,通过短信、APP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促进医患合作与信任,医生应尊重患者,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患者建立平等、信任的医患关系。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建立患者反馈机制,鼓励患者及时反馈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4]

(三)提升医生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与教育,内科医生应密切关注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了解新的治疗方法、药物和技术。这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课程以及阅读专业医学期刊和在线资源来实现。内科医生应不断深化对内科各亚专科(如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注重临床实践与技能提升,内科医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仔细分析病因和诊断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内科医生应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技能,如体格检查、病史采集、辅助检查解读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提高临床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加强患者沟通与人文关怀,内科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同时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通过积极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内科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关注患者的情感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6]

三、总结

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患者负担。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加强医生专业培训,提升其对药物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禁忌症的理解;建立健全药物使用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强化医患沟通,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治疗方案,提高用药依从性。同时,推动多学科协作,促进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逐步减少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其健康权益。未来,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疗挑战。

参考文献:

[1] 朱延东.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4):4.

[2] 冯海燕.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

[3] 蔡智英,李美娟.镇卫生院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213114, 299, 2021.

[4] 岳霞.关于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研究[J].养生大世界, 2021, 000(014):134.

[5] 谢望辉.乡镇卫生院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10):30-33.

[6] 张健.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5):4.

 

作者简介:青阳卓玛 1979826  青海省黄南州  本科 主治医师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