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白靖东

酒泉市东苑学校 甘肃省酒泉市 735000

摘要

在双减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双减政策的教学理念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开展形式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的相关工作,保持小学英语教学的高效性。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中凸显双减政策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以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探究为题,思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策略探究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切实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教师们共同面临的新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英语知识的应用领域,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的提质增效。本文主要从双减政策的内涵及在其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是基于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减负而提出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减轻家长过度的教育压力的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各级教育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政策和措施,以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学校和教师也为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采取了相应的思考和举措。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需要遵循“双减”政策的有关要求和理念,双减政策的要求中,教师不仅需要保证开展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要全面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总量和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质量,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给学生更多地进行休闲娱乐的时间,让小学生的身心都能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就必须认真备好课,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的有关内容,显著地优化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小学英语课堂提质增效。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清楚的意识到小学英语课堂开展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包含哪些、采用何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作出思考和规划,进而真正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策略探究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展更符合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教师注重课前认真备课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思考。

(一)树立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小学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因此尚不具备成熟的心智,缺乏完备的英语学习基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尚未形成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小学生实际英语学习能力的影响,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示范与引领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小学英语课堂的主导者,相反,教师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关注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需求,尽可能关注到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并适当进行指导与反馈,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表达自我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以便达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和教学目标达成的目的。

(二)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和课堂活动的主体性之后,教师就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堂主动性,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借助学习小组的学习优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小组交流机会,以此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及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应当遵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小组的互助环境中感受同伴间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产生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学习小组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互动体验,让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自己的主体地位,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从而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围绕教师给定的讨论问题在小组中自由交流想法和表达感受,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激发。

(三)教师注重课前认真备课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致力于研究“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深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知识点,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应用,合理设计知识点的讲解顺序与教学方法,并以教材为中心,向学生逐步渗透其中隐含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前备课时,必须要充分关注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并在脑海中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预演,思考教学内容与顺序安排的合理性,确保其能够满足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阶段性需求,认真梳理各教学环节之间过渡的恰当性与自然性。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思考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正确组织教学语言,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肯定,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到教师的认可与关爱,从而起到激励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愿意主动在课堂上发言,最终实现对积极课堂互动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

(四)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课堂所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及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更为合适的作业难度与作业类型,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收获与进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心理发展需求,认识到即便是成绩落后的学生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与求知欲,甚至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表扬,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在选择作业量与作业内容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确保作业难度适宜,能够让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找出学生的学习方向,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得到能力的提升。

总结: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双减政策的提出与落实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小学英语教师也在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中心,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现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教学指导,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同步提升,凸显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立德树人与提质增效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秀琴.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4-01-06].

[2] 景丽珍.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提质增效探究[J].[2024-01-06].

[3] 任阿凤.借双减政策之风扬小学英语学习之帆——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减负增效[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3(1):71-71.

[4] 康大音.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减负增效[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2(31):52-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