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郭永刚

商河县滨河实验学校 251600

摘要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跨越时空,连接人心。”在核心素养教育的浪潮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不再仅仅是音符与节奏的堆砌,而是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及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人音版教材基础上,通过新颖且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其音乐核心素养,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收获。文章将结合两个具体实例,深入剖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成效,以期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欣赏;人音版教材;创新思维;文化理解

正文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小学阶段,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不仅关乎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通过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人音版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科学的编排,为小学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理念,让音乐欣赏课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当前音乐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融合

(一)审美素养的全方位培育

审美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石,其培养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占据核心地位。人音版教材以其独特的编排方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美学的大门。为了深化审美教育,教师需采取多维度的教学策略。首先,通过沉浸式聆听,即利用高质量音响设备,在无干扰的环境中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闭眼聆听,全神贯注于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感受音符间的跳跃与交织,从而培养其敏锐的听觉感知力。其次,实施情感共鸣引导,即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适时穿插对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情感历程的介绍,帮助学生构建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联系,使其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教师可结合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篇,通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春江、花月、夜色等景象,与音乐旋律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体验,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提升其审美素养。

(二)创新思维的深度挖掘与培养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首先,实施音乐创作工作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主题或情绪进行音乐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旋律框架或节奏型,引导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添加和弦、改变节奏、创作歌词等方式,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音乐作品。这种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还能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利用数字音乐创作工具,如GarageBandFL Studio等音乐制作软件,为学生提供直观、易上手的创作平台。

(三)文化理解的深度拓展与深化

音乐作为文化的桥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等信息。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深化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是提升其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首先,实施文化故事融入法,即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穿插介绍与该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或民俗风情。例如,在欣赏《茉莉花》时,教师可以讲述这首歌曲在中国不同地区的传唱历史、改编版本以及它所承载的民间情感和文化意义。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其次,采用跨文化比较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增进其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例如,可以选取中国民乐《二泉映月》与西方古典音乐《月光奏鸣曲》进行对比欣赏,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所反映的不同文化精神。

二、实例分析

实例一:以舞蹈展现音乐情感——《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创意舞动

在教授人音版教材中《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时,教师巧妙地将音乐与舞蹈艺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既生动又富有表现力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碧波荡漾的北海公园、轻舟荡漾的水面、以及少先队员们欢声笑语、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这些视觉元素不仅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歌曲的意境,还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共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聆听歌曲,感受其轻快的节奏和明快的旋律。通过多次聆听和分段讲解,学生们逐渐把握了歌曲的情感脉络和音乐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他们纷纷开动脑筋,设计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有的同学模仿划船的动作,通过手臂的摆动和身体的摇摆,生动地再现了歌曲中的划船场景;有的同学则通过欢快的跳跃和旋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在课堂上,学生们轮流展示自己的舞蹈创意,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反馈。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们的舞蹈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理解。最终,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还培养了自己的肢体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艺术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例二: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彼得与狼》的交响童话之旅

在欣赏人音版教材中《彼得与狼》这一交响童话时,教师采用了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场身临其境的音乐盛宴。首先,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和形象的演示,向学生们介绍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学生们被深深吸引,纷纷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接着,教师播放了《彼得与狼》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们根据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和音色变化来猜测并模仿不同角色的动作和声音。这一环节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当音乐变得低沉而紧张时,学生们能够迅速联想到狼的出现,并模仿出狼的低吼和狡猾的步伐;而当音乐变得欢快而清脆时,学生们则仿佛看到了小鸟的飞翔和歌唱,纷纷模仿出小鸟的轻盈和欢快。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还邀请了几位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他们身穿自制的角色服装,手持道具,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则作为观众认真观看并给出评价。这种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内涵,还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为未来的艺术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激活学习热情与深度参与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高清图片、视频短片等形式,生动再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场景或自然景观,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时,可以播放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视频,营造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曲中的意境。引入游戏化和竞赛元素也是增强课堂互动性的有效手段。设计音乐知识问答、节奏模仿比赛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技能。同时,这些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校园开展讲座、工作坊或音乐会等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与音乐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力量。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潜能与培养自主学习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例如,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后,可以提问:你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情绪?”“你认为作曲家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什么?等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同时,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音乐书籍、网站或APP等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和探索。这些资源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也是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分析和创作音乐作品。

(三)加强跨学科整合:拓宽视野与提升综合素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加强跨学科整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提升其综合素养。首先,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跨学科整合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赏完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音乐作品后,可以让学生创作一幅描绘该场景的画作或手工艺品。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其次,将音乐与语文相结合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教师可以选取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诗歌或散文作为阅读材料,通过朗诵或编写歌词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例如,在欣赏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音乐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朗诵一首相关的诗歌或编写一段表达相同情感的歌词。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情感共鸣能力。

结束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跨学科整合能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音版教材的支撑下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加强跨学科整合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华依.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J].文存阅刊, 2021, 000(003):146.

[2]耿文青.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2021.

[3]张晓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J].散文百家, 2021(18):91-91.

[4]张卓荦.情境教学视角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