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评估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春淋

福建经济学校

摘要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趋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获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营造生动直观的听说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基于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

正文


引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升级。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加速信息的传递,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日常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没有练习的机会,听说能力不佳。因此教师在听说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利用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样语言情境,借助互联网、语音识别等信息技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英语信息,提升学习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分清主次

对中职学生来说,听说训练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加上信息技术呈现出的热闹丰富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更加关注课件的画面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清主次,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喧宾夺主。同时教师也不能弱化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照搬照抄。

(二)通俗易懂

通过对中职生英语能力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中职生的英语基础停留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听说水平等不足以支撑中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学习难度更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不足。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听说课堂上的应用将枯燥、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情境,降低理解难度。教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听说内容,但是要注意呈现的方式,重点强化学生对长难句、复杂句的理解,提升听说训练效果。

(三)及时更新

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当前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方法,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向,了解发展前景,通过努力学习适应社会环境,在岗位上施展才华,提升个人竞争力[1]

(四)深度融合

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不要只看到信息技术的单一知识呈现功能、教学手段与工具,而是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听说语言环境,将信息技术、听说课堂、师生等要素有机融合,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师生角色,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堆砌信息化手段

在信息技术更新迭代,支撑教学的背景下,中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使用不当,反而会让信息技术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失去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意义。信息化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发挥学科知识与人文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堆砌,让信息化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怪圈。

(二)单纯辅助教师的教

在进行听说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转变知识呈现的工具,在课前准备阶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师的工具,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教和学方式的转变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从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但是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信息化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部分教师错误解读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放弃教学中的板书、互动等行为,让课堂变成学生与机器的对话,忽视英语学科人文要素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2]

三、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以故事引导创设听说教学情境

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和学生的唯一目标,学生只看到了英语学科的学习用途,没有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更无从说起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言解决问题,完成口语交际。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英语课程围绕学生展开,强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英语听说模块教学,让学生能够听懂、会说,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言知识。听说训练的最主要目标是交际,但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接触母语环境,缺少英语语言情境,听说练习的机会也很少。基于当前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借助多媒体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故事、游戏、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个性施展的空间,切实提升学生的听说学习效果,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3]

比如在中职英语Unit 6 I do love these festivals!教学中,教师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秋节为例,引导学生了解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听说氛围。在故事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

Teacher: 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Student: I saw Chang 'e running to the moon.

Teacher: Why did Chang 'e choose to fly to the moon?

……

教师在导入环节为学生介绍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复述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嫦娥奔月故事的思考,在师生的互动问答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则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回答,增强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

(二)以虚拟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听说兴趣

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学习对象,教师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基于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角色,教师更要做好教学准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听说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枯燥的听说训练模式增添色彩与活力,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情境,与学生积极互动,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对缺少真实情境的教学内容,教师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情境中掌握听说技能,思考情境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知识与人文角度提升学习深度[4]

比如在中职英语Unit 7 How do we deal with disasters?教学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为谈论自然灾害:描述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提出建议或建议;谈论如何应对灾害。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近些年来的极端天气,比如暴雨、台风、地震等,以及温室效应、水污染、环境污染等,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何行动起来减少灾害的发生,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教师选择了《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与学生一同探讨:

Teacher: When did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happen? What did you see after the earthquake?

Student: Tangshan earthquake happened in 1976,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of 7.8, countless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and relatives, houses collapsed, roads were destroyed, search and rescue and crying everywhere, the whole day was gray.

……

教师将地震这一无法真实模拟的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学生为剧中的母亲哀叹,也深深理解“姐姐”的冷漠,为她庆幸最后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思考人性的光芒,有些事情一错就成千古恨,在适当的时候,给别人一个忏悔仰或是放下心理包袱的机会。冰释所有的积怨旧恨,才能让迷失的人性回归,才能走出阴暗纠结的沼泽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与地震有关的知识,教师延伸课堂,引导学生总结应对地震的方法,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三)以问题情境推动英语听说教学活动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质疑是学生思考的重要体现,是学生主动学习,深度思考的结果。说明学生已经对知识形成了基本认识与理解,并且有自己的感悟。在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要目标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重视问题设计,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将教学内容与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听说学习效果。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关联教材,关联情境,以循序渐进的问题设计提升学生知识应用效果。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以单元知识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增添听说训练趣味性。教师也要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的平衡,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出答案,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比如在中职英语Unit 4 A healthy die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及健康状况,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教师将材料以听力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边听边总结大概内容,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提炼关键信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5]。教师设计的问题包括:What are the favorite foods of different people?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t structure of the adolescent population? What are the main health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a healthy, scientific diet? How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diet, nutrition balance?

教师将听力材料的重要内容融合在问题中,学生需要认真听材料,捕捉问题关键,结合思考与理解给出正确答案。在可视可听的听说训练过程中,教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听说能力,促使学生思考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饮食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健康宣传周活动,将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应用在生活中,通过实践体验活动深化学生对健康主题的认识,锻炼学生交际能力,提升学习深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向社会直接输送专业人才,通过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融合的形式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中职学生处于职业需求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顺应时代需求调整教学模式,重视听说训练,基于学生的需求制定听说训练计划,明确听说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听说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丰富学生听说训练方式,增添教学趣味性,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模拟、对话、创造,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在今后一段时间,教师还要将信息技术与听说课堂进行深度的融合,利用现代科技为听说课堂赋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娜蓉.手机App助力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研究——以“How much is it?”听说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校园英语,2022,(51):21-23.

[2]龚艳娜.基于“雨课堂”的中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2022,(34):68-70.

[3]梁佳,曾敏.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实施[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06):21-24.DOI:10.19494/j.cnki.issn1674-859x.2021.06.045.

[4]张美玲.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21,(13):61-62.

[5]钱一雄.探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原则及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136-1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