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对项目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及实践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袁晶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第一中学校 单位邮编:030100

摘要

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指导时不应局限于传统思维训练方式,应该重视结合创新思维,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推动,能够保障学生各项基本能力锻炼,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教师可以融合项目式学习,以真实性任务设计为基础,建立个性化的数学课堂。本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融合项目式学习的效果,思考如何运用真实性任务设计,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项目教学模式;数学课堂

正文


引言:在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创新,以满足高中生在新时期提出的学习需求。项目化学习属于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课堂内部的主体地位,将学习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帮助高中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将项目化学习作为基础,设计出相应的驱动问题,以促进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持续进步。

一、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锻炼完成基础积累

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基本需求,教师将真实性任务设计与项目式学习融合,建立个性化的高中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其主动融入课堂探究、分析。并以合作学习等引导,能够稳定提升学生知识学习效率,完成基础知识积累,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理解,有效拓宽知识视野。然后配合项目式学习的问题探究,不断强化知识理解,完成基础知识巩固。从而有助于建立个性化的高中数学课堂,确保学生那个获得良好学习体验。以此实现快速传授数学知识,体现项目式学习的作用等目标。

根据任务引导强化,实现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的方案改进,结合项目式学习与真实性任务设计,可以充分利用任务引导学生处于课堂学习。从各种问题探究、实践运用中理解数学知识,形成优秀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发挥高中数学教学作用,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依靠多元化的任务引领,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锻炼,能够实现优秀逻辑思维、抽象性思维等培养,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成长。基于此,达到落实新课标,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目标,体现高中数学融合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二、高中数学课堂运用项目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教学方法过程中要基于整体视角规划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深入挖掘当地的社会实践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实现高效教学、高效授课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践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融入项目学习中,确保项目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在多重意义的项目学习目标中,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学情较为复杂,其在心智发育和情感认知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对于不同年级要设置不同的项目教学目标,确保项目学习能够在每个年级的数学课堂正确发挥作用。高一学生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教学节奏,同时学习难度也远超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较大,因此高一数学教师在引导其进行项目教学之前要选择较为简单的项目学习内容和更加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

)对驱动问题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高中的数学教师需要针对教材开展相关研学活动,深入研究教材之中的知识内容并且主动学习,然后将高中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作为基础,为高中生选择“项目化学习”驱动问题的相关设计信息,从而使项目化学习的问题发挥出教学驱动的作用。数学教师需要将问题和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有机结合,刺激高中生的感官,并保证高中生可以接受驱动问题。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必须对高中生进行深入调查,明确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特征[1]

例如,进行“统计”一课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将本课的学习项目分为随机抽样”与“样本估计总体”两类。对于随机抽样”学习项目,数学教师需要先根据教材,对驱动问题设计应运用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设计出层次分明的问题:总体、个体、样本、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分别是什么?怎么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样本估计总体”包含怎样的内容?上述问题能够发挥出学习驱动的作用,高中生根据驱动问题主动探索,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能够达成。

根据生活实际设定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从强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角度深入,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指导时,应该重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充分利用项目式学习思维,配合真实性任务设计方法,建立高质量的课堂模式。通过结合生活实际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分析和探究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解决思路。并以实践分析获得推动,改变以往高中数学教学缺乏主体性发挥的情况,达到快速传授数学知识,锻炼各项基本能力的教学要求[2]

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概率”一课教学中,配合生活中各种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概率知识。例如,宏观来看,部分地区学生的平均视力虽看起来差距不大,但微观来看有些地区学生的平均视力差距较大。主要是因为在统计学生平均视力时,将不同年级、不同地区学生算为一个整体,统一抽取样本,并未考虑实际情况。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取中位数的方式,这样平均实力的计算将会更加合理。

)组建项目团体,开展合作教学

实践能力作为新时代教育对教学的要求是学科教学工作之中的重点内容需要教师加大重视力度提高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比例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知识印象及知识理解程度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将实际生活融入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清楚的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对数学学科充满敬畏意识。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养成自主思考、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例如进行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为其布置具有生活属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与掌握数学函数的性质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购物的教学场景,选择小组进行表演使学生将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准确把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基本性质。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深刻理解和记忆函数的基本性质。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学生的反思与总结,使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通过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未来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子琰,罗家贵. 综合与实践:数学新课标下的项目主题来源探析 [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 (20): 87-89.

[2]顾红梅. 基于项目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究 [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 (20): 98-100.

[3]侯莹. 大概念统领下的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 (20): 104-106.


...


阅读全文